寻找摆脱困境的出路

¥2.12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04

字      数: 7254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三 寻找摆脱困境的出路

追求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人类活动的永恒目标。社会进步实质上是通过人与物的有效结合方式而实现的人的进步。这种进步就其所借以实现的途径和手段而言,包含着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两个方面。在物的因素已被确定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最佳资源配置以求得最大化价值,就取决于人的因素了。这除了以生产和技术水平为主的心智力量以外,社会的规范、制度体系就成了最为紧密的。而说到底,社会的规范制度体系实质上就是一个文化和文化结构的优化问题。我国的社会转型是以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的,中经政治体制的改革而发展为现阶段的文化结构的转型。这种转型历程充分说明,在社会变迁中,文化结构的转型较之于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转型,乃是更为根本、更为艰难的部分。因此,当社会转型进行到一定程度,社会诸多问题 就或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为深层的文化问题。因为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说,任何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都是特定领域的人类文化活动,都有人的信仰、信念、意志、情感和价值标准在其中。具体说来,在摆脱困境的实际操作中有这样一些方面。

(一)建构现实的而不是虚幻的信仰体系。

信仰是一个民族、国家乃至个人进行生产活动、交往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动力,同时也是使自己的观念和行为趋向已设定的价值理想的心理过程。信仰在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把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整合为一个较为一致的模式,使之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借助于此,人们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形成一种健康、饱满的精神状态。因此,信仰什么,如何信仰即成了如何进行社会转型的关键问题。

从信仰的对象来看,有社会理想信仰和宗教崇拜信仰;从信仰发生的机制来看有理性信仰和非理性信仰。而在实际的社会信仰活动中,它们又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但这绝不是说,社会理想信仰和宗教崇拜信仰就没有了本质区别。宗教崇拜信仰因其信仰对象是虚构出来的幻想存在物,信仰的结果只能是心理、情感和精神需要的某种满足,这种满足是以超脱现实世界和消极方式来实现的,它未使现存的事物发生任何根本性的变化。而社会理想信仰则不同,它是立足于现实而走向未来的,其目标是使现实世界革命化。尽管它也需要心理、情感和精神的支持,但本质上社会理想信仰则是社会理想的产物。在社会转型期,我们倡导的是社会理想信仰而不是宗教崇拜信仰。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晏辉.社会转型与伦理变迁的哲学批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