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哲学把握“社会转型与伦理基础变迁及其重建”问题的两种范式

¥3.92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04

字      数: 13456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一 道德哲学把握“社会转型与伦理基础变迁及其重建”问题的两种范式

以生活态度和学科或学说形式表达对“社会转型与伦理基础变迁及其重建”问题的道德立场,是道德哲学把握社会转型与伦理变迁问题的两种范式。在社会转型期,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转型的在场者、言说者、旁观者、体验者和行动者;无论是主动地融入还是被动地拖入,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于社会转型之外。在这一经历和体验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体验、判断和选择,每个人都表达着对社会转型以及由此引发的诸种社会问题的道德立场;无论是政治精英、理论工作者,还是普通民众,都有权利和机会表达自己的道德立场和态度,并切实地进行着道德选择;道德哲学或伦理学研究者也同样经历着由社会转型带来诸种深刻的变化,也如一般民众那样表达着、实践着。然而,道德哲学的研究者却不能仅止于一般民众性的道德立场和道德选择,他还必须以公正的旁观者的身份,以学科或学说的方式理性地看待、公正地对待和正确地表达对“社会转型与伦理变迁及其重建”问题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观点。虽然以学说或学科名义表达出的立场是公正的,呈现出的所谓理论是社会事实的正确反映的情形,但全面而深入地研究社会转型期道德的发展规律则一定是伦理学的任务。于是,我们把以非学科或学说形式表达出来的道德立场和道德选择称之为自然观点,而把以学科或学说形式表达出来的理论称之为“科学观点”,虽然每个理论工作者表达出来的观点未必都是正确的、科学的;只取是经过反思和批判的立场和观点之意。

(一)道德之“自然观点”的原始发生及其演变规律

既是自然观点,通常是指那些未经严格省思的、非理性化、非理论化和逻辑化的道德情绪、态度、立场、观点和观点;在这些“观点”中,有些是自己确信的、践行的道德立场和观点,而有些则仅仅是评价性的态度,未必是切实践行的观点;还有些是仅仅向他者提出而自己却未必践行的观点;或者说,当他作为言说者,所提出的是最高的道德要求,而向自己提出的却是最低要求;或者说,他仅仅是一个言说者,而不是一个践行者;或者说,他向别人承诺的是出于责任的要求,而自己实际践行的则可能是合于甚至是反乎责任的要求。道德涂层、道德欺骗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在一个朝夕相处、千百年来不曾改变的社会生活场域之下,道德涂层和道德欺骗较少发生;这或许是由于人们拥有深厚的德性,或许因为违约成本太高。相反,在一个充满变动、流动和风险的社会场域下,道德涂层和道德欺骗倒是有可能发生,一个原因是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的产生和发展,会使人们在德性与利益之间作成本收益上的计算,另一个原因是,归责存在困难。总之,以自然观点出现的道德立场和道德选择乃是一个积极与消极、正向与反向、高尚与低级、情绪与理性、深沉与浮躁相混杂的道德场域;这是由人性的多样化和社会的复杂性决定的,这是一个每天都在进行着的、实在的道德世界,具有实际性和当下性。如果离开这个实在的道德世界而去构造一个只能令人向往而无法实现的道德理想世界,那么它仅仅具有鼓舞和信念的意义,而无实践意义,尽管人类从不缺少对道德信念的渴望,但人类渴望的是那个可以变成知性、情感、理智、意志和信念的真实的道德世界,而不是那些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的信念、理想,甚至是说教和幻想。

(1)自然观点之原始发生的经济与社会基础。作为自然观点的道德情绪、情感、立场和态度一经生成便会保持相对稳定性,这种稳定性并非来自这种自然观点本身,而是来自个体和人类对确定性和明确性的渴望、追问和追寻;相对稳定的心灵之序和世界之序为人们产生心理预期并实现各种合理目的提供了保障;而人类又是在不断变化中创造机会和利用机会的,一切可能性都只能存在于变化发展着的现实世界之中。因此可以说,人类是既创造确定性、追寻和追求确定性的存在者,又是解构甚至破坏确定性从而寻求新奇和机会的存在者。道德“自然观点”的发生及其流变正出于人的这种二重原始意识以及这种意识支配下的行动;但意识和行动并非纯粹的主观行为,而是通过经济、政治、社会和精神活动表达出来的,因为人类从不存在纯粹的道德现象,而是在具体的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日常交往中形成和表达出来与善恶有关的信念、观念、情感、意志和行动。作为主体性形态的道德乃是人的道德人格,而作为客体性存在的道德则是规范体系和道德舆论或道德场域;道德人格可以脱离具体的关系和场域而相对独立地存在,即是说,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主体性力量,道德可以先于关系和场域而实存、持存,具有先天和先验的性质;但是,若是没有了客体性的关系、场域和舆论,这个先天和先验的道德便也无处表现和实现。惟其如此,真正引发人们在道德观念、情感和意志上发生根本性的或重大变化的基础或原因,则决不是作为主体形态的道德自身,而是外在的经济、政治、社会、交往和科技活动,然而,又是什么力量推动着人们不断地去进行经济、政治、文化、交往等活动的变革甚至革命呢?这便是作为“自然观点”的道德得以产生和变迁的来源和根源问题。来源和根源是不同的,来源指的是为何而成,根源指的是因何而成。作为“自然观点”的道德是为何而发生变化呢?它来源于人的特定的存在状态及其展开方式,其自身就存在着促使自身不断变迁的原初动力和原始意识;当作为对象化的价值系统以及与此密切关联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不再满足人的诸种欲求时,变革现存的活动结构、利益结构和关系结构的原始意识就变成了现实的变革甚至是社会革命。来源于自身的存在状态及其展开方式,而根源于变化了的活动、结构和关系,就是作为“自然观点”的道德得以发生变迁的原初根据。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晏辉.社会转型与伦理变迁的哲学批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