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和论证中国社会转型与伦理变迁的方法论基础

¥2.97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04

字      数: 10182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四)分析和论证中国社会转型与伦理变迁的方法论基础

方法论既是思维的逻辑,更是事物自身的逻辑。只有当所指和被指相互共属、相互共出时,主客观都有充分根据的方法才能产生。方法论必须基于存在论和认识论之上,存在论是事物自身的存在状态及其展开方式,认识论就是对这个状态及其展开方式的表象和思维;经过回溯的过程,事物以与其自身的演进逻辑之相反方式在思维中呈现出来,这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思维行程结束时,通过由果溯因,思维把握到了事物之原始原生的“始点”,它是导致事物展开其自身的始因、始基,这个作为始点的“道”、“逻各斯”不满足于这种未发状态,它非要超出自身而变成他物不可,于是道便展现自己为各个环节,并沿着属于自己的道路贯彻下去。这个道、逻各斯、环节和道路是被呈现在表象里、把握在意识中的;被把握在意识中的道和逻各斯才可以称作方法;方向就是何所向,法度就是何所是。那么,转型期中国之伦理基础变迁及其重建表现为怎样的何所向和何所是呢?

1.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相互共属。来自主体的视界固然与主体的先验逻辑结构(认知方式、抽象能力、整合能力、建构能力)和后天的经历、体验和经验相关,因而才有视界融合的问题,但更决定于对象呈现给认知主体的状态和方式。如果以积极的行动者和公正的旁观者双重认知转型中国及其伦理变迁,那会是怎样一种景象呢?

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中国意义的社会转型始自20世纪70年代末,之所以将中国社会转型的节点定位于这一历史段落,乃在于我们所一直坚持的判别依据,这就是判断一次社会改良、改革、革命是不是一种社会转型,视其实现人类的终极之善的方式和程度而定;尽管在1949年和1978年之前,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43次农民起义和数次近代改良,但都没有从政治和经济上构建起更有利于实现终极之善的结构来,相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始自20世纪70年代末的全面体制改革,开启了一个中国形态的现代化运动。在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我们逐渐形成了中国形态的现代社会结构,虽然从历时性的维度看,西方的现代化运动已经经历400多年,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似乎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但作为一个后发国家,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是追赶型的运行过程,却也未必因为时间段落的短暂而显得初级和浅显,相反倒是可以充分借鉴西方先发国家在现代化运动中所产生的各种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一种新型的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模式包含着自身的可能性空间,能否保持持续的发展潜力,关键的是怎样一种政党以及由这个政党统领之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晏辉.社会转型与伦理变迁的哲学批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