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工具与治理绩效: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多案例分析

¥3.58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01

字      数: 11653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政策工具与治理绩效: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多案例分析

摘要:随着中央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基层治理框架下党的领导在公共政策中得以明确。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政策的目标在于把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效能,在这一政策目标实现方面,仍然缺乏充分的经验证据和理论解释。从政策工具视角出发,通过六个典型社区的多案例分析,总结归纳了基层政策实践者运用的结构、引领、协同和统合四类工具。通过案例比较发现,工具运用的复合性和关键工具的适切性对社区治理绩效有显著积极影响,意味着权威型工具与治理型工具的平衡,以及政治规律和治理规律的有机结合,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政策目标实现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中国之治”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通过一系列政策过程转化为治理效能,政策绩效的综合反映构成了国家治理效能的呈现[1]。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层逻辑,自社区建设在全国展开以来,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在社区建设的相关政策中被确立和逐步强化。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提出了“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引领社会治理”的要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党章修改中,基层社会治理框架下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得到进一步明确。各地方关于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地方政策不断出台,基层政策实践经验逐渐涌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引领社区治理的路径成为新的政策风向标。从公共政策系统来看,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政策目标,是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党的社会治理优势。这一政策目标是否实现,如何实现,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按照制度通过政策过程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理论假设,对政策过程因素如何在基层党组织领导和社区治理绩效转化中发挥作用,有必要进行系统化的学术研究。

一 作为一种公共政策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

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权威性决定的输出,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2]新中国成立之后,城市基层党建的阶段性发展过程,部分是党和政府对社区建设和治理中党组织领导的公共政策不断进行调整的产物。

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指出“社区党组织是社区组织的领导核心,在街道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这是社区建设概念正式出现在公共政策中。200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了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在“领导、协调”社区建设上。2009年《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以及2010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中,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城乡社区组织体系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意义被高度强调。这一阶段,公共政策的重点在于社区建设中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确立。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杨.政策工具与治理绩效: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多案例分析[C]//张红霞,宋伟,张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