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

¥0.83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03

字      数: 2379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江泽民有很多高屋建瓴的见解。发展不能进入“山秃了,钱多了,命短了,人走了”的死亡怪圈,不能表现为“挖祖宗坟、砸自己碗、断子孙路”的荒诞,不能让当地的母亲河变成“蛮河水,实在脏,闻得臭,洗得痒,鱼不生,草不长”的黑臭水体,实现可持续发展既功在当代,更利在千秋。发展应该走可循环的路径而不是闭环的死结。

一 牢记西方工业化以来的生态教训

在西方工业化过程中,有很多重大环境灾害的教训值得汲取。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48年10月美国多诺拉镇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发生于德国的“空中死神”“绿色鼠疫”的酸雨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这些都是无节制的“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世界性的“环境公害”。20世纪90年代,我国局部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影响改革开放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对此,江泽民告诫全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1]。世界发达国家走过的那条“严重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留下的教训必须好好总结借鉴,没有良好环境质量的保障,科技进步再快、物质富有程度再高,也是沙滩上的大厦。

二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刘须宽.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