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生成逻辑、核心意涵与历史价值

¥2.8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12

字      数: 8687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生成逻辑、核心意涵与历史价值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的重要标志,其中涵盖了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核心内容。工业革命的爆发,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大发展的时代背景是马克思生态思想形成的逻辑起点;对古希腊哲学自然观、德国古典哲学自然观、空想社会主义人文精神的批判借鉴以及近代自然科学的正确认识是马克思生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逻辑主线。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人、自然、实践的生态要素论,人、自然、社会达到生态和谐的生态关系论,以及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生态危机根源的生态危机论。马克思生态思想为马克思其他思想以及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现实的启示价值。

《德意志意识形态》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于1845年年底至1846年年中,该书批判了青年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在继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基础上,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思想、基本原理进行了系统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的标志。它也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系统论述了人与自然、自然与历史的辩证统一的关系,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并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本路径,不仅构成了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而且为马克思其他思想以及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现实的启示价值。

一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生成逻辑

资本主义的时代背景是马克思生态思想形成的逻辑起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同其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马克思生活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工业革命兴起,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迈进了工业文明,从屈服自然到征服自然,并开始掠夺自然。资本主义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快速发展,对原材料的消耗增加,必然导致对自然的加倍索取,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导致工人在经济上越劳动越贫困,难以维持生存需要;在生活上,自然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生活环境越来越差。为反抗资本家的剥削,欧洲各国相继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均以失败告终。尽管如此,无产阶级也借此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并积极探寻科学的理论指导,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找到了方向,创造了条件。

(一)对先贤自然观的批判和继承是马克思生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吴家文.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生成逻辑、核心意涵与历史价值[C]//马俊峰,史小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第13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