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机器论”视域中的人工智能批判

¥3.4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12

字      数: 10178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马克思“机器论”视域中的人工智能批判

摘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机器的本质进行了精辟的剖析,形成了深刻的机器观,这一观点对今天分析人工智能的发展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人工智能与机器在功能、起因及运作逻辑等方面的相似性充分揭示了人工智能的“机器”本质。作为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人工智能正在以强劲的势头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而马克思的“机器论”也为今天我们如何驯顺人工智能、打造人机协同的新世界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新一轮科技革命集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等特征于一体,将以更强势、更迅猛、更无可避让的姿态引导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迈向更智能化的时代。毋庸置疑,智能社会开启的新型文明形态必将为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尽管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尚未出现人工智能,但机器与人工智能在功能、起因及运作逻辑等方面的内在一致性使得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机器的讨论成为我们今天洞悉人工智能内在逻辑的理论前提。

一 历史沿革:人工智能本质上是数字时代的机器

机器就其本质而言是为延伸人类体力或智力,增强人的劳动能力而创造出来的对象。从第一个使用树枝、石器制成简易工具进行狩猎的猎户开始,人类便学会了运用工具来促进人与自然的交互。“人自身的仅仅依靠身体而形成的劳动能力是有限的,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不断利用技术手段增强劳动能力的历史。”[1]因此,从使用工具、制造机器再到如今的人工智能,都是人类生产能力提升与自我意识觉醒的具体表现和发展结果。

劳动是人的存在和发展方式,机器和人工智能则是人创造的技术性工具,它们的出现都为了增强人的能力。我们知道,人体的劳动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它既不能连续长时间地进行重体力劳作,也无法同时操作多台工具,无论是在力度还是速度方面都绝非最出色的。“人能够同时使用的工具的数量,受到人天生的生产工具的数量,即他自己身体的器官数量的限制。”[2]机器则不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人类通过机器对人的体力进行模仿和提升,进而达到利用自然界的巨大能量,如风力、水力甚至电力,来代替人类的肌肉推动工具运转的目的。他进一步指明机器的本质:“所有发达的机器都由三个本质上不同的部分组成:发动机,传动机构,工具机或工作机。”[3]也就是说,工具机在获得适当的动力推动之后,就能够通过自身完成过去需要工人自身运用类似工具方可完成的同类型操作。当工具从人的手中转移到机器身上时,也就完成了机器对人体肌肉的代替。人工智能技术的起因与应用,可以以机器代替人类体能为先例而给予充分的解释。机器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生产过程中以人的肌肉充当动力时存在的不足,人工智能则克服了大数据时代人类在复杂数字的运算、单调乏味的信息处理时的低效率和高失误。换句话说,人工智能是人所创造的智能工艺,是人的脑力活动的外在表现,它通过研究人类智能行为的规律,最大限度地使人脑的智能得到开发与延长,并且将之运用到人类社会,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智能机器。人工智能机器的应用不仅可以代替人类完成那些常规且烦琐的体力劳动,而且可以在复杂且需要创造力的脑力劳动上提供更多灵感。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马乔恩,孙雯瑄.马克思“机器论”视域中的人工智能批判[C]//马俊峰,史小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第13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