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正义的出场语境、内涵拓展及建构理路

¥3.65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12

字      数: 11015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新时代劳动正义的出场语境、内涵拓展及建构理路

摘要:劳动正义属于正义的基本范畴。马克思的正义论是新时代劳动正义出场的理论语境,资本逻辑批判是新时代劳动正义出场的历史语境,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时代劳动正义出场的时代语境。必须准确把握劳动正义与劳动异化、劳动正义与资本正义、劳动正义与劳动解放之间的辩证关系。新时代实现劳动正义,必须坚守人民立场,实现立场正义;彰显制度优势,体现经济正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彰显政党正义;坚守和谐共生理念,凸显生态正义;加强劳动正义教育,构建劳动正义的话语体系。

劳动正义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新时代劳动正义具有不同的理论内涵和建构方式,探讨新时代劳动正义问题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只有实现劳动正义,才能更好地调动劳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探讨新时代的劳动正义问题,就要追本溯源,厘清劳动正义的理论语境、历史语境和时代语境,深刻剖析新时代劳动正义的价值诉求。这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品格,又是新时代劳动正义的价值追求。本文在探讨新时代劳动正义的出场语境和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劳动正义的建构理路,以期为新时代树立正确的劳动正义观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 新时代劳动正义的出场语境

(一)理论语境:马克思的正义论

马克思的正义论为新时代劳动正义提供了出场的理论语境。马克思的正义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等著作中都有充分的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工资、货币和异化劳动的分析已触及了资本逻辑。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利润、土地—地租、劳动—工资这个“三位一体”的公式蕴含着“社会关系物化”的秘密,它是一个着了魔的、颠倒的、倒立着的世界的完成形式,是资本逻辑的基本架构。[1]在资本逻辑的主导下,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2]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呈现异化的状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异化劳动的四种表现,即劳动者的劳动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即工人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工人自身相对立;劳动者自身发生异化,即工人在劳动中饱受肉体和精神的折磨,他只有在不劳动的时候才能感觉到快乐和幸福;劳动者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即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去了劳动产品,从外部强加给劳动者,也就从人那里夺走了他作为人的类生活,人类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是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人与人相异化,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对立关系。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尹铁燕.新时代劳动正义的出场语境、内涵拓展及建构理路[C]//马俊峰,史小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第13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