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新世界观和新历史观的建立

¥4.88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11

字      数: 13356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二 马克思新世界观和新历史观的建立

——“实践论”内涵逻辑创立的前提

在前文中,我们把马克思的《资本论》看作马克思所建立的“实践论”的内涵逻辑,这一内涵逻辑不同于黑格尔的“理性论”的内涵逻辑。在思想前提下,它不需要像“理性论”内涵逻辑那样进行“思存同一性”的先验设定,因而不存在逻辑先于历史的问题。此外,在概念内涵之间的逻辑联系来看,它不依赖于超验的理性活动的分析,它建立在人类的感性历史实践基础之上,同时又通过某种总体性的综合,使各种各样的经济范畴具有特定的逻辑联系。关于马克思的“实践论”的内涵逻辑与黑格尔的“理性论”内涵逻辑的区别与联系,笔者在下文还要详加论述。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详加阐述的是马克思的“实践论”内涵逻辑创立的前提。马克思的《资本论》这一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学术巨著的写作,是在马克思清算了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才最终完成的,没有马克思的“实践论”的新世界观,没有马克思的以现实的人的感性对象性历史实践为基础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建立,就不可能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鞭辟入里的实证性的批判,就没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分析。因此,马克思新世界观和新历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的《资本论》这一“大写的”逻辑的前提和基础。

(一)马克思新世界观和新历史观建立的前提——进行感性对象性实践活动的人

在《资本论》的序言的跋文里,马克思曾公开承认自己是黑格尔的学生。在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不同时期,马克思都曾通过批判黑格尔来阐发自己正在形成的思想,不同时期马克思批判黑格尔的侧重点不同,所形成的思想也不同。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著作里,马克思站在费尔巴哈人本学的肩膀上对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黑格尔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上,把世界、人都理解为意识性的存在:如世界的内在本质是理性,世界运动的推动力是理性运动,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等等。

在批判黑格尔把人理解为唯灵论的存在物这一观点基础上,马克思阐释了他对于人的理解。其中区别于黑格尔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是感性对象性的存在。当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大谈理性的设定活动的时候,马克思针锋相对地指出:“当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这种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而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对象性的存在物客观地活动着,而只要它的本质规定中不包含对象性的东西,它就不能客观地活动。它所以能创造或设定对象,只是因为它本身是被对象所设定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因此,并不是它在设定这一行动中从自己的‘纯粹的活动’转而创造对象,而是它的对象性的产物仅仅证实了它的对象性活动,证实了它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动。”[1]

也就是说,同黑格尔把人理解为理性的、意识的存在物相对,马克思把人理解为对象性存在物、自然存在物。“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这些对象是他的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说人是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这就等于说,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的本质即自己的生命表现的对象;或者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说一个东西是对象性的、自然的、感性的,这是说,在这个东西之外有对象、自然界、感觉;或者说,它本身对于第三者说来是对象、自然界、感觉,这都是同一个意思……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一个存在物如果本身不是第三者的对象,就没有任何存在物作为自己的对象,也就是说,它没有对象性的关系,它的存在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2]作为对象性的存在物、自然存在物,人体现出来的主要是受动性的特征。“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3]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田忠锋.逻辑观念的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