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主义的包容与扩散:春秋时期楚国入华夏的大数据文本分析

¥6.15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09

字      数: 16588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天下主义的包容与扩散:春秋时期楚国入华夏的大数据文本分析[1]

[内容提要] 春秋时期的华夏与楚国为什么能相互接受?社会化的成功,使得楚国名义上的“蛮夷”转变为“华夏”,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从物质权力的分配、身份与互动过程中的能动性等角度对其进行解释。本文拟借鉴墨子兼爱思想,对天下主义理论进行建构,提出“天下无外”的天下主义分支理论,用以更好地解释这一现象。本文认为,“天下无外”思想核心为兼爱,在消除身份隔阂的基础上,行为体能彼此接受、相互社会化,也不需要建构主义刻意引入能动性以解释身份的变化,因为天下并无“天下”身份之外的身份,所有行为体共有同一种身份。在界定了天下无外衡量标准后,本文使用大数据文本分析对《春秋左传》进行研究,通过案例的辅助,确定了天下无外在春秋时期的中国存在。在天下无外思想的践行过程中,在天下无外的身份基础之上,华夏与楚国相互接受,社会化得以成功,可为当代中国外交思想提供借鉴。

一 问题意识

春秋时期,华夏中原国家体系为什么能接受非华夏国家楚国?楚国一开始被中原华夏国家视为“蛮夷”,华夷对立。然而,在楚庄王及其之后,楚国逐渐社会化成为华夏国家,体现在遵守、维护甚至主导华夏国家秩序,例如遵守华夏战争伦理,获得华夏小国认可、尊重与依附,比华夏国家晋国更加受到肯定,形成晋楚弭兵之后,两国共宰春秋时期的华夏和平时代。本文使用墨子思想补足“天下”理论,用以对楚国入华夏这一现象进行描述与解释,并使用大数据文本分析对《春秋左传》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特定的天下视角下国家间身份不存在内外之别,并无“华夷之辨”,相应的社会化也得以实现,即“天下无外”。

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引发学者们思考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是否有不足之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是否有必要提出,古代与当代、中西理论的对话是否对当代中国对外政策行为模式及研究有所启示等问题。

二 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文献回顾

按照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逻辑,相关理论对本研究问题的回应,可划分为两种学说,分别是物质权力分配说、互动身份说。但是,这两种学说没有直接探讨楚国入华夏这一问题,同时专门探讨这一问题的国际关系学顶尖期刊文章及研究较少,故本文从这些归类后的学说假设对这一问题进行解释,试图发现现有理论的解释效力以及不足之处。

(一)物质权力分配说

按照物质权力分配说的假设,楚国入华夏可以被解释为:楚国崛起,物质实力增长,争夺华夏霸主,中原国家无奈接受。相关的文献包含的假设有:国家获得权力,同时将权力通过正当性建设转换为霸权,更有道义现实主义认为国家为获得权力而注重道义的解释。这些观点带有现实主义色彩。

首先,这类学说包含国家如何获得权力的研究。迈克尔·贝克利(Michael Beckley)总结了前人的研究,[2]他认为权力是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变量,但学者和政策家却误判了它。大多数研究使用经济和军事资源的广义指标来评估国家实力,但这些指标没有扣除治安、保护、服务人民所付出的成本,只以计算该国财富与军事力量来评估国家实力。[3]因此,迈克尔·贝克利提出一种更合理的方法,即通过以净值而不是总量来衡量权力。权力因此能够被衡量,国家通过相关资源的累积,得以增加权力。然而,权力仍然难以精确计算,权力通常被定义为一个国家根据其利益塑造国际政治的能力,但系统地衡量这种能力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做需要分析每个国家在可能无限多的国际组织中的利益和影响力。[4]但是,至少在这一类研究假设下可以明确,若楚国积累了权力资源并转换成权力,就能够转变国际秩序,也能使得华夏接受楚国、楚国入华夏。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侯长坤.天下主义的包容与扩散:春秋时期楚国入华夏的大数据文本分析9804784[C]//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政治学.2023年.第三辑:总第十九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