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象看视觉文化

¥38.08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12

字      数: 12655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从形象看视觉文化

内容提要:视觉文化的崛起改变了当代中国的文化地形图,文化的广泛视觉化也在悄悄地改变文化自身的规则。可视性成为文化的显性原则,因此,对视觉文化的基本构成单元的讨论必然指向形象。形象作为视觉文化最基本的元素,决定了视觉文化的总体面貌,形象的构成原理也就是视觉文化的运作规则。形象本体的考量乃审视视觉文化的重要视角,形象分类为图像、影像和景象三种形态,触及视觉文化中形象运作的不同层面;形象的主题类型学分析聚焦于形象类型,类型的概括有助于揭示形象如何产生意义乃至意识形态;形象作为视觉对象,与视觉性和表征密不可分,其关系解析打通了理解视觉的社会建构和社会的视觉建构的新路径。

关于视觉文化,学界提出了许许多多看法。有学者采访了几十位视觉文化的领军人物,但关于视觉文化为何物却是各说各话,莫衷一是。[1]视觉文化研究问题多多,方法和路径亦各不相同。尽管如此,视觉文化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生产领域,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理论研究,有必要对其知识系统的特征加以把握。一个有效的路径就是对这个知识系统中的核心概念或关键词加以清理,进而从关键词及其结构关系上理解这一知识领域。

那么,视觉文化有哪些值得聚焦的关键词呢?显而易见,形象是讨论的最多也是最具争议的一个关键词。

作为视觉文化核心概念的形象

按照威廉斯关于关键词的界说,一个时代会有一些重要的概念成群结队地出现。这些概念一方面反映了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的变化,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知识生产对这一变化的回应和解释。[2]当我们说当今社会是以视觉文化为主导时,实际上就暗含了一个前提,视觉文化时代有自己的一组关键词。它们建构成一种知识的构架,反映了这个时代思想家和理论家们的思考和阐释。

视觉文化研究的领军人物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米歇尔,在题为《何谓视觉文化?》的论文中,特别提出了视觉文化的三个关键词(他称之为术语):符号、身体和世界。他具体描述了这三个关键词所涉及的范围或领域。

第一术语:符号:形象与视觉性;符号与形象;可视的与可读的;图像志,图像学,图像性;视觉修养;视觉文化与视觉自然;视觉文化与视觉文明(大众文化对艺术;视觉美学对符号学;视觉文化的层级);社会与景象;视觉媒介的分类学与历史(视觉文化的“自然史”);视觉艺术的社会性别;表征与复制。

第二术语:身体:种族,视觉与身体;漫画与人物;暴力的形象/形象的暴力(偶像破坏论;偶像崇拜;拜物教;神圣;世俗,被禁忌的形象,检查制度,禁忌与俗套);视觉领域中的性与性别(裸体与裸像;注视与一瞥);姿态语言;隐身与盲视;春宫画与色情;表演艺术中的身体;死亡的展示;服装倒错与“消失”;形象与动物。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周宪.从形象看视觉文化[C]//韩璞庚,刘蔚.论道穷理 赓续文脉:《江海学刊》特色专题论文选:6卷 媒介、技术与文学艺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