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人文学科的机遇和挑战

¥34.07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12

字      数: 11498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数字时代人文学科的机遇和挑战

内容提要:“数字时代”使依赖记忆而存在的传统知识的获取变得越来越容易,因而逼迫知识观发生改变。现代知识观的源头是实用主义的工具取向知识观,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为原则,是基于目的论的。人文知识的数字化进程催生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最大不同在于,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基于因果律,是被决定的,而人类智能基于目的律,有自由意志。未来人文学科工作的领域是以人类的目的性为基础才存在的知识。人类的情感起源于分别心,人工智能暂时不能具备,因此人工智能不能取代人类智能。人工智能要识别、表达、模仿人类情感,必然以人文学科内省、思辨情感而得的结果为研究指引。人文学科在数字时代的作用不会弱化,而是将被强化。

“数字人文”研究现状

人文知识的数字化导致“大数据时代”或“数字时代”的到来,催生了“数字人文”新学科。数字人文的问题一般包括两个重要话题,其一是大数据技术对人文知识的处理,其二是基于此的人工智能将对人文学科带来何种挑战和机遇。数字处理技术的物质依托是电脑,人工智能的最终体现是机器人。

马克思曾经说过,只有数学进入某个学科才标志着这个学科的成熟。20世纪李泽厚曾在他的美学著作中反复提到马克思的这个说法,认为必须有一门以数学为基础的更完善的心理学。审美心理要能够运用数学,相信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前途远大,“迟早这一天将会到来,也许在下个世纪,也许在下下个世纪”[1]。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李泽厚的预言似乎提前实现了。中国第一篇以“数字人文”命名的文章,是廖祥忠2005年发表于《现代传播》第6期上的《“超越逻辑”:数字人文的时代特征》,一开始就给数字化时代一记闷棍,提醒要高度警惕“生存的数字化”带来的危机:自我的迷失、混乱和异化,认为数字化时代会产生“人文精神危机”,而在这个时代生活的人应高扬人文精神旗帜,坚守人的精神家园。[2]中国学者似乎对数学进入人文研究领域一开始便存有戒心,之后数年,无人再提“数字人文”。直到2011—2012年间,中国首个数字人文研究中心落户武汉[3],才有少数对数字人文研究进行介绍的文章出现。再之后,讨论逐渐活跃,2016年开始出现大量的讨论文章。北京大学于2016年5月举办了首届“数字人文论坛”,2017年4月举办了第一期“北京大学数字人文工作坊”系列活动;清华大学于2017年6月举办了“清华大学数字人文与文学研究国际工作坊”;南京大学于2017年6月底7月初举办“数字人文:大数据时代学术前沿与探索”学术研讨会,2018年1月成立数字人文创研中心。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谭光辉.数字时代人文学科的机遇和挑战[C]//韩璞庚,刘蔚.论道穷理 赓续文脉:《江海学刊》特色专题论文选:6卷 媒介、技术与文学艺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