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机器成为艺术生产主体:人工智能引发文论生产工艺学转向

¥52.64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12

字      数: 17678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当机器成为艺术生产主体:人工智能引发文论生产工艺学转向

内容提要:人工智能正在引发诸多社会文化新现象,在资本框架下,成为“智能主体”的“机器”也在成为艺术“生产主体”,标志着文化智能生产之机器体系正在走向成熟,文论诸多旧范式已无法再对此作充分有效解释,亟待新转型。马克思生产工艺学批判关注“怎样生产”“生产工具”而非“生产什么”“产品特性”,强调生产工艺方式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与物质生产之现代机器体系经历的动能、智能自动化两大阶段相伴随,文艺、文化生产之现代机器体系经历了“机械复制”和“机械原创”两大阶段:现代印刷机、电影、电视等使其进入动能自动化机械复制的半自动阶段,文化产品的物质部分被大规模复制,文化消费大众化被不断推进;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和机器体系不断革命性、累积性发展的最终成果,当今计算机人工智能则正在使文化生产机器体系进入智能自动化机械原创的全自动阶段,作为生产工具而被资本占有、垄断的智能机器,正在成为智能主体和艺术生产主体,对艺术智能活动中人的主体地位形成挑战;而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推动生产工具的大众化、民主化,人工智能将成为每个人精神生产力获得解放并自由发展的客体手段。在当今人工智能时代,重构马克思生产工艺学批判,具有重大现实和未来意义。

当“机器”成为“智能主体”:人工智能奇点临近的文论范式转向

“人”之外,正在成为“智能主体”的“机器”也正在成为艺术作品的“生产主体”——这是当今计算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对文艺、文化最具革命性的划时代影响,本文试图将这种影响纳入现代印刷机以来的文化生产之“机器体系”逐步成熟的历史脉络中加以考察和定位。

从当下状况看,AI正在引发人类社会一场划时代的革命,并与以往历次技术革命不同:美国学者詹姆斯·巴拉特将AI称作人类“最后的发明”,并认为AI将引发“人类时代的终结”。现代科学技术早已赋予“机器”以“智能”,但这些“智能”是由“人”外加给“机器”的,总体来说,“智能主体”依然是“人”,物化了人的智能的“机器”还只是“客体”,而当今AI则是由计算机这种“机器”自动生产出的,或者说是由“机器”内生的,在资本框架下,“机器”正在成为“智能主体”而威胁人的主体地位,以往历次技术革命从来没有这种效果,当然,这也恰恰是现代科学技术和机器体系在资本框架下不断革命性、累积性发展的最终结果。

当然,更具理论性的概括,是用“奇点”(Singularity)来描述AI的终结性影响,库兹韦尔甚至为这种奇点来临的进程开出了非常明确的时间表:2045年奇点来临,而“未来的计算机便是人类——即便他们是非生物的。这将是进化的下一步:下一个高层次的模式转变。那时人类文明的大部分智能,最终将是非生物的。到了21世纪末,人机智能将比人类智能强大无数倍”[1],“人”是一种生物性“智能主体”,而AI计算机将成为强大无比的非生物性“智能主体”。比尔·盖茨、霍金、马斯克等一干名流“一致认为人们在较长时期都对机器智能化和不断提升的能力抱有持续的紧张情绪,而且创造这些机器的人也担心它们有一天会替代自己”[2],而19世纪创造蒸汽机的瓦特们并不担心自己被替代,担心被动能自动化机器替代的只是蓝领工人;同样,当今创造非智能化计算机、互联网的人,也不担心自己被替代;而创造AI这种智能自动化机器的人则开始担心自己被替代了,那些不是作为AI机器的创造者和拥有者的人(依靠出卖自身体力、智力而获得收入的所有蓝领与白领工人)更是担心自己被替代了,并且实际上AI已开始越来越多替代白领工人所从事的种种工作……“奇点”到来之时,AI作为一种新型“智能主体”似乎将全面超越乃至替代人的主体地位,这看上去足以引发全人类的恐慌。

从现象上看,AI已在诸多智能活动中战胜人类,并且还必将在越来越多领域中超越:计算机深蓝早已大胜人类国际象棋高手,最近智能机器阿尔法狗又击败人类围棋高手,机器人索菲亚在电视直播中说要消灭人类,某国还煞有介事地要赋予索菲亚公民身份,据说智能机器人还要结婚生子……凡此种种商业噱头在全球大众媒体上疯传,刺激着全球大众脆弱的神经,而好莱坞电影工业其实早就在制造着一部又一部智能机器人消灭人类的科幻大片而大发横财。在大众传媒的鼓噪下,面对AI或真或假、或实或虚的威胁,全球大众忧心忡忡。一般地说,文艺生产也是一种“智能活动”,而AI确实也已开始侵入这种文艺智能生产:AI已开始自动作画、作曲等,并且据说如此“创作”出的作品还可以拍卖,引发了文化产业研究者关于文艺作品知识产权的无限遐想;AI也可以自动作诗了,比如微软公司的AI机器小冰就开始自动创作现代诗了,并且还出版了一本现代诗集,赚足了全球大众的眼球;而AI对于“创作”格律严整的中国古诗当是更为便捷的利器,事实上,一款相关AI软件也被很多人下载到自己的智能手机上,不亦乐乎地在人机互动中玩着“创作”古诗的游戏……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刘方喜.当机器成为艺术生产主体:人工智能引发文论生产工艺学转向[C]//韩璞庚,刘蔚.论道穷理 赓续文脉:《江海学刊》特色专题论文选:6卷 媒介、技术与文学艺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