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歌剧发展的两种路向

¥4.04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12

字      数: 10390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歌剧发展的两种路向[1]

内容提要:中国歌剧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政治环境、物质条件等多方面的差异,在20世纪40年代逐渐演变出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向。以抗战大后方与延安敌后抗日根据地两个区域为样本,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手段,对这两种路向的中国歌剧代表性作品进行分析,讨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歌剧在这两个区域的发展,进而探究此一时期中国歌剧产生两种不同发展路向的原因,可以客观、全面地认识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歌剧创作特点,丰富我国歌剧发展研究。

一 中国歌剧发展溯源

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使我国被迫开放国门。英、法、美、俄等列强先后在上海设立租界,西方人以传教、经商、办学等各种名目来往和定居于上海。随着中国与各国文化交流的不断进展,人民的意识形态也随之改变,更加乐于接受一些西方文化。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股“西学东渐”之风席卷了整个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文化领域在艺术上的表现为“西乐东渐”和“西剧东输”。西人侨居上海,进行了丰富的音乐活动,早期有外侨社团演剧活动,集声乐、器乐、念白以及舞蹈于一体,并在上海进行公开演出。[2]演剧活动为中国带来了交响乐、歌剧等西方音乐体裁,为中国歌剧的萌生奠定了基础。追溯中国歌剧发展启蒙的源头,是从20世纪初中国学生留学归国开始,1905年,李叔同吸收日本新派剧的理念,创办了中国学生的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并亲自参演。他从社会思想意识和现实功利入手,融合西方话剧的舞美效果,以此拉动了一系列艺术形式变革与创新。[3]

1914年之前,中国歌剧界对戏曲的改良方面主要集中于题材、剧本和舞台呈现方式等几个方面,并不关注歌剧的音乐意义。对于如何才能把“旧戏”锻造成具有西方歌剧品格的歌剧,如何创作具备西洋歌剧主要特点的歌剧,则少有顾及。直至1914年4月至6月,曾志忞在《顺天时报》发表《歌剧改良百话》一文,从多方面阐述其改良歌剧观,第一次提出“新歌剧”的概念。继春柳社在日本成立之初使用“新乐剧”以来,曾志忞是中国专业音乐家中首位以此概念表明其歌剧观的人,但较为遗憾的是,他这种利用西方音乐记谱法和音乐创作多声部化来对中国歌剧进行改良的策略,并没有及时在舞台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检验。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吴伟,娄丰茜.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歌剧发展的两种路向9853305[C]//周晓风,熊飞宇,凌孟华.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第13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