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睡虎地秦简阐释

¥7.65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12

字      数: 24644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云梦睡虎地秦简阐释T'oung Pao,Second Series,Vol.64,Livr.4/5 (1978),pp.175-217+338;“Erratum:The Ch'in Documents Discovered in Hupei in 1975”,T'oung Pao,Second Series,Vol.65,Livr.1/3 (1979),p.80。译文系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项目号:16XNLG04)。“摘要”与“关键词”为译者所添。——译注

'>[1]

摘要:秦代法规属于一种功能性的建制,并非某种理论性的理想型结构,云梦睡虎地秦简显示了政府试图掌控一切,呈现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秦代法律制度,如《治狱程式》和《秦律答问》所示,其程序形式尤其令人震惊。同时,云梦睡虎地秦简是地方小吏平时使用的法律文书,仅仅包含了当时施行法规的一小部分内容,侧重于刑罚内容,有其客观局限性,不代表整部秦律。基于云梦睡虎地秦简,或可猜测固定的法律书面规定与群雄争霸时代的“现代”国家似乎是自然而然同时产生的,因为它伴随着官僚制的逐步发展,促使习俗在很多方面必须给法律让路。但这种猜测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1975年,工人们在汉口以北50多英里处的云梦县孝感地区睡虎地修建排水渠时,发现了一座古墓,随后在湖北省博物馆的帮助下,于1975年12月18日至29日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2]该墓为竖穴土坑墓,墓口距墓底的深度超过5米,方位285度(正西偏北),墓底有椁室,由重木建造而成。水已渗入椁室,积水已达78厘米高,木棺亦有积水,棺内发现了男性骨骸,年龄为40岁出头。椁室与墓坑东部壁龛出现了稀松平常的随葬器物,但是考古人员在木棺内发现了名副其实的珍宝。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竹简,保存良好,数量超过了1000枚甚至1100枚,竹简上书文字,据此很快就证明了该墓及墓中无价珍宝的年代为秦代。竹简被分别放置于男性骨骸的头部周围、身体右侧以及腹部、足部等处。竹简共有三种长度,分别为23.1厘米、25.5厘米和27.8厘米(以秦汉的度量来计算,亦即1尺、1尺1寸、1尺2寸),宽为0.5—0.8厘米。简文为墨书秦隶,字迹大部分清晰可辨,有的竹简两面均有墨书文字。根据竹简上残存的一些绳痕判断,当时以细绳分上、中、下三道将竹简有序编组成册。清理时编缀的绳线已朽,顺序多已散乱。最早介绍这批竹简内容的简报发表于1976年5月;[3]一个月之后,考古发掘简报公开发表,内含对这批竹简的评述。[4]为了避免挂一漏万,笔者还应提及《人民画报》登载了一些清晰图片,并配有简要文字。[5]此外,围绕这次重大考古发现,中国召开了两次座谈会,相关报道却无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简文,因为其更关注的是同时代的政治议题。[6]出土文献明确显示出此为秦墓。一方面,在南郡守腾寄给其下属的文书上,时间写着“二十年”,即秦王二十年,公元前227年(亦可见下文所述);另一方面,《编年记》所涉年代,上迄秦昭王元年(前306),下至秦始皇三十年(前217)。另有证据可支持这批竹简出自秦代而非汉代,这便是考古发掘报告的作者们发现,在简文中,“端”出现在原本通常应该是“正”出现的位置上,旨在避讳秦始皇的名“政”,而“邦”(汉高祖的名)在简文中频繁出现。[7]此外,秦都“咸阳”多次在简文中出现。但据《汉书》记载,“咸阳”在汉高祖元年(前206The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Vol.1,p.75)[查考《汉书补注》,原文为“新城三老”,而据王先谦之见,此处的“新城”指的不是过去的咸阳,而是河南的一个县。——译注]。

'>[8])被更名为“新城”,这座古老的秦都被项羽摧毁,[9]到了汉代业已微不足道。

这批秦简的年代下限是《编年记》的最后一年,即公元前217年。因为在《编年记》中插入了一个叫“喜”的男人的出生与宦历日期,他在公元前217年已经46岁了,而根据医学专家的结论,墓主下葬时的年龄为40多岁,考古发掘报告的作者们似乎相信墓主就是喜,所以秦简的年代下限可以确定为公元前217年(或者也许稍晚一些)。详细的日期(不仅是详细的年份,而且是详细的月份、日子)不但出现在《编年记》中,还出现在《南郡守滕文书》以及《为吏之道》附录的两条魏律中。这些详细日期与常见历史年表提供的日期有所出入,但依据黄盛璋(1924—)之见,其与秦代所用的颛顼历一致,或者若就竹简中的那两条魏律而言,则其与魏国所用的夏历吻合。[10]

关于新发现的秦简,目前已经发表了两份释文,均出自“云梦秦墓竹简整理小组”之手。第一份释文以《云梦秦简释文》为名,分为三期连载于《文物》杂志,其中包含了一些几乎无法辨识的照片。[11]第二份释文为《睡虎地秦墓竹简》,出版于1977年9月。[12]《睡虎地秦墓竹简》一函七册(或七本),长40.5厘米,宽26厘米,传统线装,蓝色绸面,置于深蓝色大号函套中;该书之所以尺寸巨大,有其必然原因:竹简本身较长,书中图版乃是依竹简的原尺寸影印。该书的前两册收录了727枚竹简的照片,后五册包含了简文的现代简体字释文,同时有一些注释,数量适当。非常关键的是,《云梦秦简释文》和《睡虎地秦墓竹简》的释文只存在些许的不同。相较于《云梦秦简释文》,在《睡虎地秦墓竹简》中,一些小类和一个段落被置于不同的位置,一系列难以辨识或者残缺的文字则以空白方框(□)而非一串圆点(…)来标明。在有些地方,《睡虎地秦墓竹简》给出了初步读解,《云梦秦简释文》则未解读简文。在《睡虎地秦墓竹简》中,主要大类的顺序一般与《云梦秦简释文》相同,唯有《为吏之道》被从第三篇移至末篇。《睡虎地秦墓竹简》未说明何以如此编排,事实上,《睡虎地秦墓竹简》未曾引用《云梦秦简释文》。两个版本均采用现代标点符号,虽未使用传统句读符号“∠”(钩识),但保留了简文原有的粗黑点、黑框或者横杠,并将其转化为黑色的句号和横线。[13]《云梦秦简释文》和《睡虎地秦墓竹简》的简文编排相同:只要当一些竹简能够衔接成一个连贯文本时,该文本就会被印为一个连续段落;《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唯一创新在于每张照片的编号被嵌入简文末尾,而《云梦秦简释文》根本没有对竹简的划分进行标记。因此,《睡虎地秦墓竹简》尽管外表华丽(更不用说诱人了),却引起了诸多批评。不过为了厘清事实真相,笔者将首先考察文本编排。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何四维,陈龙.云梦睡虎地秦简阐释9855436[C]//张跣,李俊,袁宝龙,陈龙.阐释学学刊.第四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