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变局后的中亚安全:大国博弈与地区合作

¥1.59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12

字      数: 12977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阿富汗变局后的中亚安全:大国博弈与地区合作

2021年,在经历长达20年的所谓“反恐”战争以后,美国军队匆忙撤离饱经战乱的阿富汗,不仅使阿富汗国内形势急转直下,还引发了地区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担忧,也导致中亚地缘政治格局再度走到“十字路口”。中亚地区位于欧亚的接合部,北靠俄罗斯,东部与中国接壤,东南部和阿富汗相邻,西南部与伊朗毗连,西部与南高加索地区隔里海相望,总面积约400万平方公里,属内陆地区,历史上曾是欧亚大陆陆路交通的必经之地。中亚战略地位的特殊性在冷战后引发了新的地缘政治竞争,全球大国和地区强国纷纷在该地区施加影响,希望在国际安全和经济格局中拥有更为有利的地位。长期战乱的阿富汗与中亚有着非常密切的历史文化联系,同时与阿富汗问题密切相关的国际恐怖主义、毒品走私等跨国犯罪活动又对中亚的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随着美国仓促撤军、塔利班重新夺取政权,加上大国为争夺地区安全和经济的主导权展开新一轮博弈,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又遭遇新的挑战。

一 阿富汗问题与中亚地缘政治形势的关联性

19世纪中亚及阿富汗成为俄、英两大帝国争夺的前沿和“缓冲地带”。20世纪中亚成为苏联的一部分,与西亚、南亚地区的政治、文化关系被彻底割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包括阿富汗在内的欧亚地区发生很大变化,美苏对抗使欧亚腹地的地缘政治格局相对简单化,中亚成为两极争霸的前沿。苏联入侵阿富汗,导致南亚和西亚的地缘政治平衡被打破,美国、巴基斯坦等国积极支持阿富汗国内的抗苏斗争。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俄罗斯陷入衰落,中亚五国获得独立,这一长期封闭的地区向外部世界开放,各种力量一拥而进,邻近的阿富汗内战不休,地缘政治形势变得空前复杂。新世纪美国和北约借武装干预阿富汗大举进入中亚,俄罗斯不愿失去对该地区政治和安全上的绝对影响力,导致大国竞争加剧。美国撤军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变严峻的安全态势,使原本就不平静的地区国际关系变得更为复杂,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

(一)911事件后中亚地缘战略地位的提升

2001年911事件后,中亚地缘政治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大国外交中的战略地位得到空前提高。美国等北约国家出动军队,在阿富汗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扫除其训练营地,同时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军事合作,提供大量财政援助,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地区的安全环境,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经济代价,其战略目的还在于限制中、俄的地区影响。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中亚和里海的资源开发也受到大国的重视,多条能源管线的建设和规划,也使这个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得以凸显。

中亚五国独立后都奉行大国平衡的外交战略,希望借助大国的力量尽快被国际社会承认和接纳,巩固来之不易的国家主权。对于中亚国家来说,能否如愿以偿地达到战略平衡,取决于大国在地区的战略均势,主动权并不在自己手里。在国家对外战略理论中,均势战略理论是最古老、最有影响、最有争议的传统理论之一。均势作为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含义是:在主观上指国家发展对外关系的一种战略、原则、政策、策略,通过主观能动力促使国际力量对比大致趋于均衡、相对稳定状态;在客观上指国际关系的一种结构、格局、体制,意指国际社会中各种力量维护大体均衡的局面,以防止任何国家过分强大足以控制别的国家,建立霸权地位。在中亚确定什么样的地区秩序,要看内部行为体之间、内部与外部之间、外部不同力量之间能否形成某种“均势”,但最终还是取决于行为体的综合实力,实力强大的行为体显然拥有更多的资源和话语权。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孙壮志.阿富汗变局后的中亚安全:大国博弈与地区合作[C]//赵少峰,倪凯,孙云之鹏.区域国别学文摘.2023年卷:创刊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