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支援在贫困治理中的贡献

¥4.03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11

字      数: 11274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二节 对口支援在贫困治理中的贡献

在考察了对口支援的演进和类型之后,笔者确定了贫困治理中对口支援的有效性。下文将探究对口支援的减贫贡献率——即对口支援在贫困治理中到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达到了怎样的效果。这需要从对口支援扶贫的发展、类型和具体治贫成效来深入考据和分析。

一 对口扶贫的发展回顾

国家为了支持民族边疆地区建设,提出组织内地发达城市定向对口支援,而实际上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往往都是贫困地区,因此对口支援的提出和第一次国家层面的对口支援实践,就肩负着这一机制对于推动民族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改善贫穷落后的现状的使命。此后,对口支援在国家专项的扶贫行动中,以各类形式发展、成熟起来,最终成为中国整合全社会力量进行贫困治理的独特的组织形式和有效机制。对口支援在中国贫困治理中的发展,呈现出三个次第强化的发展阶段。

第一,改变贫困地区面貌:对口支援扶贫的探索(1979—1993年)。

改革开放后,面对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生活比较困难的现状,国家考虑采取措施帮助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以改变贫穷落后的现状。彼时邓小平一方面提出从经济政策上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针对“西北、西南和其他一些地区,那里的生产和群众生活还很困难,国家应当从各方面给以帮助”[1]。1982年国务院三西(河西、定西、西海固)地区农业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各方力量、合理使用国家专项拨付资金建设“三西”地区,这成为国家对口支援局部地区脱贫的政策雏形。同年,国家计委和民委在宁夏银川召开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座谈会,提出进一步加强经济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是国家富裕经济发达地区的重要任务,经济发达地区必须积极承担”,在选定受援项目和单位时应注意照顾“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的需要”,同时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单位和院校承担对口支援任务”,倡议向四川学习“在本省内开展对口支援”的经验。[2]此外,国家于1984年发布了《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贫穷面貌的通知》,要求“国家部委指定专人负责,作出帮助贫困地区改变面貌的具体部署”。[3]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也提出“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对口支援”。[4]

由此,发达地区和中央部委对口支援逐渐从开始走向实践。典型的两个实践是“三西”地区咨询工作组与科技部在大别山的“科技挺进大别山”扶贫实践。其一是“三西”咨询小组与地方间对口支援探索:1984年“三西”建设领导小组与江苏、浙江、陕西、山西四省协商,派出咨询小组支援“三西”建设,其中江浙咨询组重点关注发展多种经营与乡镇企业,山西、陕西咨询组主要协助小流域治理、旱作农业和小煤窑建设。这成为东西对口扶贫协作的早期实践。另一个影响深远的实践探索是国家科委通过科技开发帮扶大别山地区。1986年3月,国家科委组织专家教授就科技开发大别山进行调研,并提出了加强科技力量、抽调干部组成“开发工作团”奔赴贫困县进行扶贫开发。[5]后续农牧渔业部、民政部、水电部等部门各自开始了定点联系贫困片区的探索,这为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累积了试点经验。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禹澔.中国治理的对口支援机制研究:以贫困治理为样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