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支援决策机制:形成预案与政策输出

¥3.36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11

字      数: 9485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一节 决策机制:形成预案与政策输出

在讨论了对口支援制定决策、政策实施与评估的主体角色基础上,我们将进入决策部分的讨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是决策过程的组织者,中央拥有最终决策权。对口支援决策过程包含了预案形成和方案确认等,其中预案形成的过程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完成,中央对预案进行讨论、分析、调整和确认并形成最终决策,通过文件的形式进行宣示,通过会议等渠道扩散。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吸纳政策专家的意见及政策的反馈,进行多个循环的决策过程,不断优化对口支援的运行机制。接下来,我们将围绕预案形成机制和政策确认机制来观察对口支援的决策是如何做出的。

一 预案形成机制

收集和分析信息,往往是对口支援决策预案最开始的基础工作。这一过程需要明确的基本问题是:对口支援要解决的贫困问题的最初动议和思考从何而来,这些可能性是否能够实现缓解贫困的目的,以及考虑基本的支援动议。而其中初始的设计,往往来自中央对贫困现状相关信息的判断。预案形成的过程通常会经过要解决的问题的提出和聚焦、可能的方案的前期调研以及既有经验的借鉴。

(一)中央动议探索扶贫路径

贫困问题在中国由来已久。1979年全国边防工作会议提出组织全国力量支援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这其中包含了发展经济缓解贫困的目的,但更主要的政策目的是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对口支援的起始动议来源于国家对贫困问题认识的深化。

真正提出贫困问题并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的初始尝试来自“三西”农业建设。1982年12月10日,中央领导同志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1],听取国家计委和经委关于甘肃河西商品粮基地和中部干旱地区农业建设问题的讨论,提出要建设河西走廊、每年拨付2亿元专项资金支援三西农业建设,“改变甘肃定西、河西,宁夏西海固一片贫困地区的面貌”。这成为中央专项资金定点支援地方开发扶贫的第一次尝试。

1984年9月30日,中央发布了《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提出解决革命老根据地、少数民族聚集区和边远地区几千万人口温饱问题。这是国家层面首次明确提出向贫困问题宣战的决定,在作出决定的同时,进行方向性引导,确定了要解决贫困问题,需要通过调研、咨询、试点经验推广等方法寻找不同的方法、措施,拟定形成初步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回顾贫困治理中对口支援的既有资料、政策文件与决策过程,可以将对口支援决策形成预案的机制归结为调研形成机制、会议形成机制。

(二)调研形成预案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禹澔.中国治理的对口支援机制研究:以贫困治理为样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