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支援的实现条件

¥2.79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11

字      数: 8008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一节 对口支援的实现条件

从一般意义上讲,决策拟实现的目标与政策实施后的结果往往差距巨大。这是因为政策执行的过程中,由于政策执行主体的动机与素质、过多层级委托代理的传递等因素,政策从制定的主体到政策客体时会被曲解、变形,甚至失效。这说明权力的支配能力在政策运行中被消解或销蚀了。概而言之就是政策往往难以达到决策意图和政策目标,政策实施是无效或者是低效的。

政策实施与决策意图偏离的现象司空见惯。阿尔蒙德将政策意图和政治结果之间始终存在的巨大差距归为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会被改变,二是政策会受到政策所要针对的社会环境的反作用影响。[1]政策与环境之间的汲取、占有、强制和分配等权威性活动会对社会产生各种后果,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无法预测的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影响政策执行效果的制度或非制度性的因素可高达300余项,[2]政策的“输出”与决策者的意图有巨大出入,[3]要确保政策的实现完全符合设想,需要具备苛刻的条件。因此,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保证政策执行不偏离政策制定时的初衷”[4]是政治系统具有高的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有学者试图描绘出政策得到“完美”实施的必要条件,[5]包括:(1)能够集中控制全局、具有绝对权威领导关系的统一行政体系,(2)统一的规范与规则,(3)绝对的服从或控制,(4)完全的信息、完美沟通与健全的合作,(5)具有充裕的动员行政资源的时间等。要达到这些条件中的几项或者一项看起来都是非常困难的,更不用说所有的条件。

我们不禁要感叹以上研究的结果与中国对口支援的惊人的政策执行效率之间为何存在如此巨大的反差?理论上认为的决策意图往往难以被有效地贯彻执行,而对口支援决策制定、政策执行与效果评估的全过程,却展现出决策集中、执行高效且协调、通过评估考核反馈持续改进完善的总体特征。结合中国治理的现实场域,对口支援得以被高效实施离不开以下必要条件:首先是中央有面向民众需求、解决贫困及不均衡问题的意愿,从价值理念上奠定“上下同心”守望相助的思想基础;其次是具有完备的包括领导、产权及行政在内的制度体系作为对口支援的制度保障;最后是既有的成熟社会治理实践为对口支援提供了模式借鉴。接下来,我们将从对口支援的思想基础、制度基础与治理模式进一步分析对口支援得以实现的条件。

一 “共同富裕”是对口支援的理论渊源和最终目标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禹澔.中国治理的对口支援机制研究:以贫困治理为样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