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效:西海岸新区空间功能的拟合测度

¥3.9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4-01

字      数: 11444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四节 经济增效:西海岸新区空间功能的拟合测度

国家级新区建设是落实国家空间策略的直接体现,其基本政策出发点是需要新区在各自区域格局中扮演空间支点的现实角色,经济增效无疑是空间功能发挥的重要标准之一。从国家级新区所肩负的功能使命来看,依托于新区自身发展进而实现辐射带动区域协同,是批设国家级新区的首要战略意图。[1]自成立国家级新区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无论是经济规模还是发展质量,该新区都呈现出鲜明的存量优势与增长潜力。但如何验证国家级新区的设立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这将是审慎思考国家级新区这一政策实践现实效能的重要前提。由于简单的数据横向比对无法排除其他外部因素的潜在影响,因此,本部分拟借助合成控制法(Synthetic Control Methods,SCM),聚焦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前后经济发展态势的比较,重点探讨国家级新区的创设能否带动青岛西海岸地区经济发展这一现实命题,即国家级新区的这个“高帽子”,是否能为地方发展带来实质性的经济增效?

一 拟合测度设计

除双重差分法(DID)、三重差分法(DDD)以及回归控制法(RCM)之外,合成控制法(SCM)是当前研究中评估特定政策社会影响的重要方法。区别于对样本的平行趋势假设和大数定理的严重依赖[2],合成控制法更适用于处理围绕具体研究对象的微观少量样本数据。赵婷茹、张彩江等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合成控制法更契合于对“先试先行”类的政策展开绩效评估[3],故而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政策评估领域。[4]这一点无疑与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的政策属性是高度契合的。因此,本部分拟采用合成控制法,具体分析国家级新区建设这一政策实践对西海岸地区所带来的经济影响。

(一)测度方法

合成控制法最早由埃尔波特·阿贝蒂(Alberto Abadie)等学者在2003年提出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No.105,2010,pp.493-505.

'>[5],随后其理论特质被不断深化。[6]从方法归属来看,合成控制法属于准自然实验方法。虽基于较为传统的统计学原理,但该方法却能够借助“反事实框架”(Counter Factual Framework),追求如自然实验般的实证效果[7],在拟合分析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合成控制法的主要思路是在明确既定实验组(Treated Group)的基础上,通过对若干控制组(Control Group)预测变量进行加权处理,从而拟合形成一个与事件或政策发生前发展特征非常相似的合成控制组[8],最后通过对比实验组与合成控制组之间的数值差异,以印证相关政策的实际效应。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于棋.“唯实图新”:国家级新区制度建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