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实图新”:国家级新区制度建构研究》展望与讨论

¥1.7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4-01

字      数: 4947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二节 展望与讨论

作为改革开放进程中复杂的空间—制度现象,国家级新区是观察我国国家空间战略调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窗口。从具体的政策实践到中观维度的制度建构再到宏观层面上的发展模式,国家级新区及其建设过程具备多重探索意义。作为政策实践的新区如何发展、作为制度建构的新区体现出何种理论价值、作为发展模式的新区又该如何转型等诸多现实问题都有赖于在未来国家级新区建设过程中进行持续摸索。

一 作为政策实践的新区:对策建议与实现路径

作为对开发区等早期政策试验区建设经验的延伸,近年来国家级新区制度建构路径渐趋成熟。不仅表现在国家层面出台了《国家级新区设立审核办法》等关键性指导文件,同时新区建设模式也在呈现出向省级层面下沉的发展趋势。包括浙江省、山东省等地都明确设立了不同于省级开发区的“省级新区”。但随着国家空间战略的转型和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向纵深演进,国家级新区的建设仍需要在“空间建构—制度设计—功能塑造”等方面加以完善,以期更好地满足国家对其的政策期许与功能预设。

第一,在空间建构环节,需要建立起“进退有序”的动态调整机制。一方面,国家级新区的空间布局需要走向规范化,应进一步明晰新区的必备条件、发展特色等关键指标要素,系统建设国家级新区的准入“门槛”;但另一方面,国家级新区的退出机制同样也是应新区布局的重要一环。可以预见的是,作为功能区序列中的“国家招牌”,地方政府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新区等各类国家级政策试验区保持较高的申报热情。这种“自下而上”的反推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国家级新区模式扩散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同时,又对于动态调整国家级新区总体格局提出了更高诉求。国家级新区建设具有长期性,新区“名头”的赋予与收回同样应契合于新区发展规律。这不仅需要考虑特定新区的建设成效,更应该基于国家空间战略的整体布局动态调整国家级新区名录,使其真正成为国家层面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政策抓手。只有这样,这类长久留有“申报之窗”的试点招牌,才能真正使地方政府的申报热情转变为追求长期治理效果的现实压力。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于棋.“唯实图新”:国家级新区制度建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