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波动率影响因素研究

¥8.67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11

字      数: 21118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七章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波动率影响因素研究

第一节 引言

随着工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全球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空气中以二氧化碳为主体的温室气体的排放过量,由此造成的气候与环境污染现象频繁发生。1997年12月,为解决气候变化所导致的环境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届缔约国大会在日本京都如期举办,出席这次会议的各国代表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这次会议提出了发达国家的减排责任,借助《京都议定书》具有的法律约束力设立了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并尝试通过市场机制形成以二氧化碳为主体的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交易,由此形成的市场可以称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随着各国碳交易体系的建立以及碳市场的发展与完善,碳排放权交易逐渐成为各国普遍使用的既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又可以减轻环境压力的一种减排手段,被各国视为可以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环境经济政策。

中国是世界上碳排放总量最大的国家(Bai等,2019),面对自身以及全球如此严峻的碳排放现状,中国展现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不仅做出了减排承诺,更是明确提出了自己的减排目标。例如,中国政府早在2009年就宣布,2020年要比2005年的碳强度,即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40%—45%。随着中国不断深化绿色文明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更是在国际舞台上提出了自己的减排承诺。例如,中国政府在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宣布,2030年要比2005年的碳强度减少60%—65%(汪鹏等,2017)。2016年4月22日,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碳排放与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率先批准和签署了《巴黎协定》,并于同年的6月3日与美国同时向联合国交存了《巴黎协定》的批准文书。2018年12月,联合国为应对全球碳浓度过高所带来的气候变暖等问题,在波兰举办了第24届气候大会,中国为确保《巴黎协定》的全面实施,提出了智慧方案并在制定实施细则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Liu等,2019)。

中国政府不断将“绿色经济”的理念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中,不仅在国际舞台上做出了减排承诺,更是在国内确立了自己的减排目标,关于节能减排政策的数量在持续增多。例如,为加快落实党中央关于国内逐步建立碳市场,加强碳交易体系的建设的“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国家发改委在2011年10月发布了一则通知,通知中明确要将碳排放权交易作为实现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的政策工具,并结合相关申报地区的工作开展情况,同意北京等“两省五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加快经济社会的可转变与可持续发展,国务院在2011年12月确立了“十二五”期间的减排目标,即2015年要比2010年的碳强度减少17%,增强减排主体的自觉性,逐渐优化市场机制与加强气候变化政策体系的建设。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快实现以较低成本控制碳减排的目标,我国在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相继建立了“两省五市”的7个碳排放权试点市场。然而,由于我国的碳市场运行时间较短,相关市场建设与交易的制度还不完善,碳排放权交易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表现各异,交易量偏少,价格波动较为剧烈等(刘承智等,2014)。经过7个碳市场的有效运行,四川与福建碳市场在2016年12月相继启动,2017年12月19日,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式启动,标志着碳交易在我国发展的新纪元。

碳排放权交易借助市场化机制,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减排与经济的共赢,更是成为多国广泛使用的有效减排工具。近年来,国际碳市场发展迅猛,但其市场价格波动剧烈,显著影响了减排绩效。碳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与价格波动问题非常重要,并且众多学者展开了大量探索(Hobbie等,2019;Hao等,2019;Wu等,2019;Ji等,2018;Tang等,2017)。随着中国碳交易试点市场的建立,经过近四年的运行,各市场间已初步显现出一定的溢出效应(王倩和高翠云,2016),并且各个碳试点的碳交易价格时有波动,在运行期内大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陈欣等,2016;吕靖烨和王腾飞,2019;辛姜和赵春艳,2018;夏睿瞳,2018)。目前关于碳排放权价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形成机理、价格的波动特征和影响因素方面,由于中国碳交易市场建立的时间较晚,相关政策出台的时间也较短,关于市场政策的研究仍相对缺乏(廖筠等,2019)。这对于中国在2020年全面推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政策规划来说,研究上存在明显的滞后(杨宝臣等,2018)。在此背景下,在已有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入研究碳市场价格的政策效应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书将通过研究碳市场政策对我国不同的碳交易试点市场价格与价格波动率的影响,以帮助政策制定者分析以往政策的有效性和稳健性,从而提高全国统一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政策制定效率。

本章主要开展以下工作:(1)从国家公布的碳市场政策制度的角度,运用事件分析法和GARCH模型从价格以及价格波动率两个方面来分析我国碳市场价格的政策效应。本书收集整理了近年来国务院以及发改委公告的有关碳市场管理的政策,分析其对碳排放权价格影响的作用机理以及引致的碳市场价格变动特征。在研究政策是否会对碳排放权的价格波动率产生影响时,运用加入政策虚拟变量的GARCH模型,对国内8个碳交易市场的价格收益率进行分析,全面系统地刻画了在受政策影响下碳交易的价格波动率的变化。(2)采用DSGE模型讨论碳税、环保技术等因素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波动的影响。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孙立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波动风险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