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的理解——巴赫金的人文科学方法论思想

¥1.38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出版日期:2013-01

字      数: 9102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理解的理解——巴赫金的人文科学方法论思想

十分高兴,茨维坦·托多洛夫参加了我们的研讨会。我一开始要引用他的一篇文章《对话批评》的第一句话:“大家知道,要想听到别人对你的批评是很不容易的。或者他们侵犯你,但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你也不想了解你:他们对你不是他们所期望的样子十分恼火;他们是那样地否定了你,你都不再认为这一切是冲自己而来的了。”[1]这段话使我想到,原来外国也存在着这样轻浮、横蛮的批评,而在我国30多年前的批评中这是十分普遍的现象,最近在一些人那里这种文风又流行了起来。面对这种30年前文学批评的遗风,我问自己,人文科学是能够这样研究下去的吗?人文科学有没有自己的准则?

30多年前,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在我国遭到严重破坏,近30年来,我们对人文科学本身有了一个大体科学的认识了吗?我们了解人文科学的主要之点吗?还需要理解吗?人文科学就是简单地搞“你错我正确”吗?就是把马克思说过的和没有说过的作为批判的出发点吗?对于他人的学术思想能够任意作出判决吗?我们还需要相互理解吗?在我国,我知道只有少数几个人在探讨人文科学本身的有关问题,所以这门学科还处于起步阶段。这样,我就再一次想起巴赫金有关人文科学的思想来了。

巴赫金在他最后的一篇论著《人文科学方法论》中,把“理解”视为人文科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其实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到70年代,巴赫金在其论著里不断提出理解的问题,而他的这一思想是与德国诠释学有着密切联系的。

近代以来,理解的问题成了德国诠释学中的核心观念之一。诠释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在这里我无意细加梳理,而且由于篇幅有限,只能涉及其中个别人物的简要的论述。19世纪末,面对自然科学、科学理性的统治,狄尔泰力图把各类人文科学汇集一起,建立一种“精神科学”。他认为,自然科学面对的是物理世界,是人以外的存在,是物,是对象,没有感觉。认识自然,人们可以通过感觉、外在方式的观察加以研究,观察是认识的基础,最后导出因果关系。而精神科学作为精神活动的产物,则只能通过人的自身的内在领悟、体验和经验的概括而达到其实质。精神科学的“对象不是在感觉中所给予的现象,不是意识中对某个实在的单纯反映,而是直接的内在的实在本身,并且这种实在是作为一种被内心所体验的关系。可是,由于这种实在是在内在经验里被给出的这一方式,却造成了对它的客观把握具有极大的困难”[2]。狄尔泰的精神科学是以生命学说为基础的,它面对的是整个的精神世界也即生命世界。他所说的生命,实际上是指人类共同的生命,是历史、社会的现实。“生命就是存在于某种持续存在的东西内部的、得到各个个体体验的这样一种完满状态、多样性状态,以及互动状态……历史都是由各种生命构成的。历史只不过是根据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所具有的连续性来看待的生命而已。”[3]生命就是各个个体体验汇成的客观化的人类精神活动,而具有本体论意义。生命与历史是具有意义的,意义由各种事件的价值、行为目的以及相互关系所组成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它不是物理事件之间的简单的因果关系。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钱中文.文学理论:求索与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