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世界历史的视野观察中国与世界

¥1.24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15-06

字      数: 6048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一)以世界历史的视野观察中国与世界

科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视野肇始于马克思、恩格斯。自从资本主义开辟了世界市场,这个世界就在地理上、文化上、政治上联为一体。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1]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世界历史的论断是面对资本主义现实的结论,是对整个世界发展的时代性的精辟概括。此后看世界必须把世界看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看到其整体的进程及其各个部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新的世界视野是逐步深入的。马克思、恩格斯最初看到的是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体系;接着看到的是欧洲1848—1850年的阶级斗争,那些本质上属于社会主义的斗争,由于资本主义的法国具有广大的东方殖民地而归于失败;最终看出东方的相对落后的国家的革命会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社会进程具有促进作用。而导致这一切变化的是生产力和世界交往的发展。今日全球化浪潮,从某种意义上进一步证实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科学魅力。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刘书林.毛泽东的民族精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