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伊斯兰与西方 复杂多变的关系史

¥2.21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出版日期:2013-01

字      数: 14258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阿拉伯、伊斯兰与西方:复杂多变的关系史

前言

“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不论美国还是阿拉伯和伊斯兰,都明确表示在反对恐怖主义斗争中,要把极少数恐怖主义分子与阿拉伯国家或伊斯兰教区别开来。这种“区别对待”的态度表明,双方都不愿看到现有的关系再受到损害,不希望这一本来就复杂多变、非常敏感的关系格局出现新的变数。

撰写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溯恐怖主义的根源,更不是为“9·11”事件讨个说法,而是为了从宏观的视野来探讨阿拉伯、伊斯兰与西方世界之间漫长而复杂多变的关系史,为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一点背景知识。之所以要把这种探讨与“9·11”联系起来,一个基本思路是作者认为,“9·11”与阿拉伯、伊斯兰与西方之间的关系史有广泛的联系。需要着重说明的是,本文几乎是一个“大而不当”的题目,很难进行操作。为了避免引起混乱,需要在词语概念的使用上予以必要的界定。文中所使用的“阿拉伯”,既指阿拉伯国家、阿拉伯民族,也指代表阿拉伯世界统一的政治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文中所使用的“伊斯兰”,既指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和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体世界穆斯林,也指伊斯兰国家及其国际政治组织伊斯兰会议组织。此外,本文所指的“关系史”,将更多地偏重于宗教、民族、文化方面,即使政治关系史,也力图从这些方面予以解读。这是因为在我看来,东西方关系史往往深深地受到宗教、民族、文化这些“软因素”的制约、冲击和影响,而以往的相关研究似乎讲得不够充分。

一 中世纪“十字与新月”的战争只是东西方关系史的一部分,尽管不能作为“文明冲突论”的历史依据,但它深深地影响到东西方的关系史

在普通西方人的观念中,“东方”至今仍是一个含混不清的概念。近代西方人关于东方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来自西方基督教传教士在向东方人布道传教过程中留下的文字记录,片面、武断、浅薄、偏见都在所难免。直到19世纪下半叶,欧洲人所说的东方主要是指中国、印度和阿拉伯。再往前推溯到漫长的中世纪,欧洲人所说的东方主要是指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既不包括中国,也不包括印度。而且,在许多西方人的心目中,尽管“东方”也是一个地理概念,但它更多地还是一个文化概念,它所指称的是一种不同于基督教文明的伊斯兰文明。甚至到了20世纪,不仅像汤因比这样知名度很高的西方历史学家仍用“伊斯兰文明带”来界定位于西亚、北非的阿拉伯世界,而且许多西方的哲学家也把伊斯兰哲学等同于阿拉伯哲学。他们所说的阿拉伯哲学家也包括阿拉伯地理范围以外的伊斯兰宗教哲学家,如伊朗的哲马鲁丁·阿富汗尼、巴基斯坦的穆罕默德·伊克巴尔等人。这一含混不清的现象提示我们,在从中世纪直到近现代的东西方关系史上,欧洲人实际上是把阿拉伯、伊斯兰看做某种具有文化同一性的一支政治力量、军事力量来对待的。比较明确地将阿拉伯和伊斯兰予以区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这种新认识与两个因素直接相关。一是战后英、法作为战胜国,根据巴黎和约重新划定了各自在中东的势力范围,乃有仍在欧洲殖民当局控制下的各自分离的“阿拉伯民族国家”,但它们仍以伊斯兰教为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遗产。二是1924年奥斯曼帝国的解体,不仅为以凯末尔主义为代表的现代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的兴起提供了历史环境,也为有别于泛阿拉伯主义、泛伊斯兰主义、“一国一族”的民族主义树立了一块样板。尽管如此,即使在明确的土耳其民族主义、阿拉伯民族主义和伊朗民族主义兴起以后,中东各种形态的民族主义思潮与运动仍然与伊斯兰教有着难以割舍的亲缘关系。这种特殊的情况,使宗教、民族、文化三大隐形因素都成为影响东西方关系史的变数,对此我们在下文中还要展开讨论。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吴云贵.追踪与溯源:当今世界伊斯兰教热点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