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叶社会学的“中国学派”

¥2.32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出版日期:2013-01

字      数: 15769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20世纪上半叶社会学的“中国学派”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经历了王朝崩溃、军阀混战、外敌入侵、民怨鼎沸,在文化学术领域,又是思潮激荡、呐喊起伏、学术大家辈出的时期。中国社会学在此一时期,也呈现了难得的快速发展局面,一些研究成果达到了那个时期所能达到的巅峰,并且迄今难以超越。

中国在20世纪初出现了一种类似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思想繁荣,究竟是什么因素促成了这种乱世中的繁荣呢?可能大致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西学东渐,中西文化的碰撞产生民族文化的自省和反思;二是各种新潮思想流行,变法维新革命批判意识强烈,反传统成为主流;三是走入实际、走进实践、走向实用的取向明显,改造社会成为学术主旨。

梁启超在他1923年演讲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对中国学术开始走向务实的思潮追溯得更远,他认为近300年的学术思潮是对过去600年的道学传统的反动,“这个时代的学术主潮是:厌倦主观的冥想而倾向于客观的考察”。[1] 这也并非梁启超一人的看法,蒋方震在1921年为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写的序中说:“由主观之演绎进而为客观之归纳,清学之精神,与欧洲文艺复兴,实有同调者焉。”[2]许多学者在概括16世纪至19世纪40年代中国的学术思潮时,都称之为“经世致用思潮”或“明清实学思潮”。[3]

中国社会学的产生,自然与整个社会的学术思想的发展是一致的,但其走入实际、走进实践、走向实用的特点,较之其他学科更加明显,这主要表现在它对社会调查的重视,甚至成为一种对社会调查的崇拜,发展成社会调查运动。

纵观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学的学术思想,大略可以划分为六个领域:一是唯物史观社会学;二是社会原理研究;三是乡村建设理论和实践;四是人类学调查和社区研究;五是社会史研究;六是政法、经济、文化和伦理研究。这六个领域的划分,只是为了能够包容所有的社会学学术分支,是为了一种叙述的方便,很难谈得上是完全恰当的,因为有的领域是一个统一的学派,有的领域包含了多个学派,还有的领域与学派几乎无关。

这六个领域大体可以分为两条思想线索:一条是理论和经验的线索,另一条是国学和西学的线索,这两条线索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例如在理论社会学方面,有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唯物史观学派(如李达)、西方社会学传统的学院派(如孙本文)和国学传统的中国文化派(如梁漱溟);在经验社会学方面,也有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如陈翰笙等人)、西方社会学功能学派的(吴文藻、费孝通等人)和注重中国文化因素的西方社会学文化学派的(如林耀华、许烺光等人)。这只是一种大体的划分,实际上,唯物史观、西方社会学和国学,成为中国社会学早期思想形成的三个主要因素。本文限于篇幅,只考察人类学调查和社区研究的发展历史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学“中国学派”。

一 “中国学派”的形成

社会学的“中国学派”,是与吴文藻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或者可以说,吴文藻是社会学“中国学派”的奠基人。吴文藻1927年以《见于英国舆论与行动中的中国鸦片问题》为题的博士论文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1929年初回国后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33年开始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在中国人类学调查和社区研究方面,吴文藻是最重要的思想先驱之一。

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学界,社会学在教学和研究上有两种趋势:一是很多社会学家热衷用中国已有的书本资料,特别是历史资料填入西方社会和人文科学的理论,二是用当时英美社会学通行的社会调查方法来描述中国社会。吴文藻回国后,正值社会学和人类学在中国广泛开拓之际,他大力提倡和推行社会学中国化的学术运动,并苦苦思索社会学中国化的路子,认为社会学要中国化,最主要的是要研究中国国情。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李培林.社会转型与中国经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