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叶唯物史观社会学

¥1.6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出版日期:2013-01

字      数: 10956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20世纪上半叶唯物史观社会学

一 唯物史观社会学

纵观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学术发展,可以发现,唯物史观的导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治学方法。中国传统的治学方法,是以对经史子集的注解诠释为主线,近代概念梳理和经验实证方法的导入,又使训诂考证方法盛行。但唯物史观的导入,使人们在现象资料背后,去寻找统一的解释逻辑,把历史和逻辑统一起来,开创了一套全新的治学话语系统。唯物史观对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社会学亦然。唯物史观、西方社会学和国学,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学学术思想形成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

中国社会学在最初的形成过程中,就产生了唯物史观社会学派,其代表人物有李大钊、瞿秋白、李达、许德珩、陈翰笙等人。那时,这些青年人的人生经历和教育背景各不相同,但向往革命追求进步的取向是一致的。李大钊、李达都曾留学日本,他们是在日本留学时期开始接触马克思的著作和社会主义思想;许德珩曾留学欧美,是从欧美受到社会主义思想的洗礼;陈翰笙通过李大钊了解了唯物史观,并在共产国际工作过;瞿秋白没有上过大学,是因为俄文熟练当记者到苏联采访而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早期的唯物史观社会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他们通常把自己的社会学思想称为“唯物史观社会学”或“现代社会学”。之所以称之为“现代社会学”,是因为他们认为,以前的社会学是“传统社会学”、“旧的社会学”和“资产阶级的社会学”。李大钊早期也曾受到英国斯宾塞社会进化论和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互助论的影响,但他后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学得到这样一个重要的法则(指唯物史观——笔者注),使研究斯学的人有所依据,俾得循此以考察复杂变动的时代现象,而易得比较真实的效果。这是唯物史观对于社会学的绝大贡献,会与对于史学上的贡献一样伟大。”[1]李达也是从对西方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契约说”、“社会心理说”和“社会生物说”这三大社会学说的批判开始,认为“社会学的唯一的科学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2]只有按照历史唯物论的原理,才能认清社会发展的规律。[3]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者关于唯物史观社会学的知识以及把唯物史观视为现代社会学的做法,有两个思想来源:一是来自当时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传统,特别是来自普列汉诺夫和布哈林等人的观点,1928-1930年许德珩曾翻译了布哈林的《唯物史观社会学》,出版后重印十余次;二是来自日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1919年发表的翻译成中文的日本学者河上肇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第一次比较全面介绍了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对中国的左翼学者影响甚大。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李培林.社会转型与中国经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