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以来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

¥3.2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出版日期:2013-01

字      数: 21835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中国改革以来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

中国社会结构发生的巨大变化,表现在人口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家庭结构、组织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生活方式等各个层面,但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无疑是社会结构变化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结构变化与阶级阶层政策的调整有密切的联系。

一 改革开放后阶级阶层政策的调整

人们一般是把中国的改革定义为市场化改革,把改革的起点设定为开始实行农村土地承包制。通常的说法是,1978年冬,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这一事件成为农村改革发端的标志性事件。实际上,作为改革的序幕或者说真正的起点,是放弃和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所以改革首先进行的,是围绕着“拨乱反正”对阶级阶层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调整。

对阶级阶层的利益分析,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早在我们党的建党初期,毛泽东就在深入农村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着力解决“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这一革命的首要问题,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纲领性文件。解决“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的问题也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分析阶级阶层结构的基本出发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共产党在1956年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认为,国内形势的重大变化表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几千年来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我国应当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阶段。但是,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以后,中国又重新提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观点,并进而把这一思想绝对化,进一步断言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和企图复辟,而且会成为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因此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这些思想成为“十年动乱”中概括出来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路线”的主要依据,并在实践中带来了严重的恶果。

1978年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邓小平在一系列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一些对此后阶级阶层结构变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一是强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1];二是要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通过勤劳致富先富裕起来[2];三是“判断的标准,应当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四是最终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4]。邓小平的这些思想虽然是在十几年的改革实践中逐步完善的,但在改革初期就已基本上都提出来了。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改革初期就对阶级阶层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调整,

其中包括[5]:第一,平反一大批历史上的冤假错案,为几百万人摘掉了“反革命”、“走资派”、“修正主义分子”、“黑帮分子”的帽子,恢复了他们的名誉。第二,摘掉了知识分子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臭老九”帽子,重申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改正了1957年绝大多数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案件。第三,从1979年1月起,摘掉地主、富农分子的帽子,给予他们人民公社社员的待遇,其子女的个人成分一律定为“社员”。第四,从1979年1月起,落实对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以及在大陆的台湾同胞亲属政策,此外还宽大处理并释放了原国民党县团以下党政军特人员。第五,在1980年代初,为原86万工商业者中的70万人恢复了劳动者身份,并随后明确规定,原工商业者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劳动者,其成分一律改为干部或工人。

这些为了“团结一致向前看”而进行的阶级阶层关系的重大调整,调动起各个社会阶层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扩大了改革的群众基础,同时这些政策调整也意味着,从此放弃在“文革”中那种简单地把“政治思想”和“历史背景”作为划分阶级阶层的依据。

随后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来阶级阶层结构和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这种巨大变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所有制结构的深刻变化使非公有制经济快速成长,由此产生了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外资和私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二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使2亿多农民转变了职业身份,成为“新工人”;三是与现代经济社会相联系的社会中间阶层的人员规模快速扩大了,而且社会流动大大加快。

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推动着中国从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社会结构转变。这种社会结构转变的人口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和程度之深,在世界现代化历史上是空前的。数以亿计的农民离开土地向非农产业的迅速转移,乡村人口向城市的大量集中,为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带来强大动力,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和整个社会的面貌。

二 社会结构的变动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李培林.社会转型与中国经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