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福利体制的危机及对我国的启示

¥1.79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出版日期:2013-01

字      数: 12297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法国福利体制的危机及对我国的启示[1]

1995 年11-12 月,法国因政府公布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方案而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全国性大罢工,这是法国自导致戴高乐总统下台的1968 年学生运动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刻、同情者最多、损失最重的一次社会运动。在这个5800 万人口的国家里,此起彼伏的罢工运动和示威游行持续了约两个月的时间,波及法国的所有大中城市和大部分小城市。根据法国内政部公布的数字,参加示威游行的总人次达到380 多万人,其中仅12 月12 日一天就有近百万人走上街头,工会组织方面公布的示威人数则更高得多。法国电力总公司、煤气总公司、邮政总公司、通讯总公司、铁路总公司、运输总公司等主要国有经济部门的职员都参加了罢工,公共交通全面瘫痪长达近一个月,造成社会生活的极大混乱。主要的工会组织都参与了罢工和示威的组织和动员,众多的社会知名人士在报纸上公开发表支持罢工的呼吁书。根据法国权威民意调查机构在罢工初期的一项民意测验,有56%的法国人支持罢工。[2]

这次大规模的社会运动造成巨大的社会反响,引起法国知识界的深刻反思,罢工的直接起因虽然是法国右翼于贝(Alain Juppe)政府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法案,实际上却反映了欧洲福利国家普遍面临的社会危机或深刻的社会变动,以及理论在解释这种危机和变动上的乏力。

一 法国的社会保障体制

像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一样,法国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也是与历史上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和社会立法相联系的,但是,从“长时段”的历史考察看,它又有其自然发展进程的一面。也就是说,抵御生存、生活和发展的风险,建立一种共同生活的秩序,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本能反应,这种避险保护反应的较早形式是储蓄和互助等,随后是保险的产生,较早的是航海保险和工伤保险。在19 世纪欧洲的高速工业化过程中,人口的激增带来一系列的伴随问题,经济危机的出现使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迅速恶化,社会不平等加剧,社会冲突激化,工会和社会党的力量迅速壮大和发展,这些因素和压力对于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的扩大和完善都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两次世界大战的现实灾难更使人们达成一种基本共识:社会保障是社会在和平时期的一种基本整合手段。

1945-1973 年的近30 年,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辉煌的30 年”。在这期间,西方国家不但经济获得迅速发展,而且国家的福利政策起到有效地缓解社会冲突、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繁荣的作用。这种福利政策的稳定作用来自增长成果的普遍分享:工资和生活水平稳定增长,中学教育普及,男女同工同酬,各领域的社会不平等状况得到普遍改善,失业、病残、养老、医疗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不断发展。然而,就是在这种稳定中,潜在危机因素已经开始萌生。法国的福利体制是一种建立在公民权利和基本需求基础上的福利体制,国民新增财富的很大一部分被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随着社会保障的普及、扩大和发展,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不断增加,1960 年为15.9%,1970 年为20.5%,1980 年为27.3%,1990 年为31.9%,1993 年为35.4%。近两年社会保障支出占GDP 比重的增长速度显著加快了,1990 年以前差不多每10 年增加5 个百分点,但1990-1993 年的3 年中就增加了3.5 个百分点(见表1)。在欧共体国家中,1992 年法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 的比重排在第3 位,仅次于荷兰和丹麦(见表2)。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李培林.社会转型与中国经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