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陷阱

¥4.0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14-12

字      数: 27891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三节 思维的陷阱

任何一组“思维动作”都可能伴随着“认识”活动,而“认识”的“错误”是经常发生的。原因是在人的思维机制中存在着一系列的“缺陷”,这些缺陷导致人的“认识”发生“错误”。

反映论的假相

培根[1]是近代反映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存在的真理同知识的真理是一个东西,两者的差异不过如同实在的光线同反射的光线的差异罢了”。存在的真理一丝不落地进入了知识的主观形式之中,如语言、概念、符号。以这种反映论为立论基础,揭露了经院哲学的思辨性质。

他从反映论出发,指出影响主体正确认识“事物”的原因有四:第一个原因是源于人类的本性,即主观性,他称之为“种族假相”。他认为人总是以自己的主观感觉为尺度,而不是以宇宙本身为尺度来观察世界和认识世界,因此必然会陷入主观主义,歪曲事物的真相。把主观性施加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中,表面上看是对“客观事物”合乎逻辑的认识,其实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这种“歪曲”完全是主观性介入导致的。当然,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主观性”,实际上也会反映自然的真理。主观性的这种双重特征,导致由主观认识,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之所以称“种族假相”,就是因为这种假相,包含了两种可能性的不确定的认识,错误来源于人类本性。

种族假相,是人的动物性“思维习惯”导致的结果。人的感性认识能力就是从动物的“思维习惯”中发展而来的。这种认识形式是与早期人类生存活动的需要和实践相适应的。随着人类活动日益丰富化和复杂化,这种认识形式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显现。但在今天,这种认识形式也依然是日常生活中主要的认识形式。这是因为,现代人的生存形态与原始人的生存形态虽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人类适应自然的方式和原则,并没发生根本的改变。人类许多原始的行为方式依然残留在现代人的行为方式之中。马克思说,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钥匙。这就是说,在人身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猴的“影子”,人类依然有动物性。只要人的动物性没有彻底消除,种族假相就不会消失。

第二个原因是个人原则。每个人的天赋能力是不同的。同时,后天所受教育、经历也不同,由此形成大脑的思维结构的个性化特征。个性化的思维特征是在生活实践中自然形成的,是人认识世界的基础,同时也造成了个人认识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成为认识能力发展的障碍。

每个人不仅天然地据有“动物的立场”,而且由于每个人的个性化特征,每个人都从自己的眼光出发看世界,因此每个人“看”到的“世界”也会染上个人化的色彩。每个人都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的经验,拒绝用更广阔的视角审视世界,屈从于个人的经验生活原则。然而,个人的经验生活是有局限的,因此也会导致个人认识的局限性。显然这也是一种主观认识形式,与种族假相不同的是,这种认识形式并不主要是来源于天赋能力,而主要是后天造成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改造”的。培根借用柏拉图讲述的一个著名寓言——“洞穴隐喻”,称这种认识形式为“洞穴假相”。中国人有句成语对这种主观形式的认识方式有非常贴切的比喻:一孔之见。

第三个原因是人的语言交往会造成理解的难题。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在这里,培根用其来隐喻人的语言交往。在交往实践中,用词的错误和混乱会导致“相互误解”、“错误观念”和“想法”的产生。“市场”意味着交换,“我的”变成“你的”,“你的”变成“我的”。在交换过程中,必然会有这样的情况:我买了原本不属于我的东西,你也得到原本不属于你的“东西”。这种物权的转换,体现在语言中,就是语言指称意义的复杂化和多变。这种语言的复杂化和多变性,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一些理解的错误和认识对象的错位。因此,培根将由语言交往导致的认识障碍,称为市场假相。

第四个原因是人类生活本身。中国人常说人生如戏,西方人也有同样的认识。培根的“剧场假相”说就是一例。不过,培根用这个比喻分析人认识事物的困境。剧场有“演员”和“观众”。在“演员”方面,演员的每一句台词,都是剧中“角色”的,而非生活中演员本人的真实想法。这一情境隐喻了生活中的各色社会角色,尤其是那些著作家,他们发表的言论或阐发的理论,有可能是在说谎。人们很难相信这些“社会角色”说的都是他们的“真心话”。而他们的话却时刻影响和“误导”着观众的思维。

在“观众”方面,普遍存在着一种“名角”崇拜的心理。在认识论上就是“权威崇拜”。在哲学家的逻辑严密的论证体系中,将某种日常观点理论化,但实际上,他们的观点并不因为理论化就增加了真理性。农夫口中说出的真理,并不会在哲学家口中变成真理的二次方。但人们总是宁愿相信哲学家说出的“谬误”是“真理”也不愿相信农夫说出的“真理”是“真理”。这就是崇拜心理会导致谬误的原因。

培根通过设置四种产生错误认识的情境,分析了人类产生错误认识的原因,确立了以反映论为前提的真理观。

反映论原理告诉我们,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主观与客观相符即为真理,主观与客观不符即为“错误”。这种观点在培根对四种错误认识的来源分析中得到印证。

培根相信,“客观事物”是一丝不落地反映进“主观形式”之中的,存在的真理等于知识的真理。但是,由于认识主体的缺陷而导致这种反映不能完全实现。因此会在主观形式中出现假相。培根相信存在着“客观真理”,人在认识“客观真理”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才会导致错误认识的发生。

反映论真理观有一个悖论,那就是“反映”的意思是说主体有能力认识“客观真理”,而存在谬误的现象是说,人的认识能力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而不能正确地发挥,实际上是对主体认识能力的质疑。这种既信又不信的特征,成为反映论的一个难题。

按照反映论原则,客观真理并不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中,那这个客观真理是通过大脑的“反映”功能进入人的大脑之中的。按照培根的说法,知识是存在的影像。这是一个容易理解的反映论命题。但深入一步思考,我们会发现问题依然存在。是认识主体“看”到“客观真理”然后将这个客观真理刻入到认识主体的大脑中的吗?或者说,是“客观真理”发出某种射线将自身射入到认识主体的(如古代的流射说)吗?如果前者是正确的,我们就可以解释所谓的假相就是认识主体“看”花了眼,将客观真理看成是认识主体自己大脑内部的主观真理。这时,假相就是“自己”看“自己”,是“自己”反映“自己”,所以它是错误的。然而这是由于认识主体没“看”清,还是认识主体没有能力“看”清?如果说,认识主体有能力“看”清,但由于各种客观条件没让它“看”清,那么我们要问,这种来自客观的阻碍是暂时的还是永远存在的?如果是暂时的,等到阻碍的条件一消失,就像云雾散去就会见到蓝天一样,认识主体就又看清了客观真理,这时真理就会出现在主体的意识中了。只可惜,这不过是假设。主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开始其思维活动的,没有客观条件限制的纯思维活动是从来没有过的,以后也不会有。虽然主体有能力“看”清客观真理,但由于这个客观条件永远存在,那么认识主体也会永远“看”不清。因此也可以说假相形式是普遍的形式,是客观真理唯一的呈现形式。我们只能从假相中来体验真理的存在。然而,这与反映论的真理观的理论前提刚好相反。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庞晓明.科学·经验·幻想:人类思维现象解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