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思

¥1.64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14-12

字      数: 11447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三节 禅思

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禅宗的传承虽然主张不立文字,但参禅过程实际上充满了思辨色彩。这种思辨发展出来的不是哲学形式,而是禅对语录。“思辨”发生在大脑中,是大脑思维运动及意识状态的一种表征,哲学通过语言将思辨式的思维表达出来,而参禅则通过只言片语或日常行为将这种思维表达出来。佛教为了论证佛的存在,以及如何修佛,发展了一整套思辨“体系”。这个思辨“体系”存在的一个根本性论据就是佛学给出了世界一切事物的大道理。万法归宗,佛法无边。无论什么样的人生和世界问题,它都会给你一个“功德圆满”的“答复”。如果你向一个大和尚问如何达及佛教的“大智慧”,他会告诉你:保持平常心。如果你问:能否给指示一个修行的方向?大和尚会说:有方向就肯定错了。如果你想通过追求知识达及“大智慧”,你这是枉费心机!“大智慧”就是“清楚明白知道自己什么也不知道!”。

按照大和尚的理解,所谓大智慧就是对事物自身运动法则的体悟,是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宇宙真理”。所以他告诉你:大智慧就是主体知道“什么也不知道”。主体按事物自身的规则看待事物,意味着他认识了事物“法则”,并在“实践”中按这一法则行事。“平常心”就是指这种态度和做法。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所谓“事物”不仅指主体看到的“事物”,而且还包括主体所能想到的“事物”。人事间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理,要认识所有事物的“理”,对个体主体来说是不可能的,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对世界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实际上每个主体都在按自己的方式认识事物。在佛家看来,每个主体形成的认识事物的方式都是虚枉的,因为主体通常都是按自己的方式而不是按事物自身的规则看待事物。在通常的情况下,没有人能逃避这种方式,这是人类认识事物时的自然选择,但这种方式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每个个体存在都是片面的、局部的,他们的思维总是在自己的意识空间中活动,“事物”的发展往往以出乎主体“意料”的形式呈现。这种情况表明,无论主体多么努力,也不能达到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为了克服这个不可能的状态,佛家主张干脆放弃所有的意识努力,让意识活动恢复到初始的状态,这就是平常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平常心并不是轻易能够做到的,不仅要克服所有既有观念的影响,还要克服当下在场的意识活动的自然倾向。佛家的志向就是要向所有传统的、陈旧的、过时的观念进行“思想斗争”,将这些观念、想法、欲念赶出自己的头脑。他们认为,这是让意识活动恢复到原始状态的不二法门。动任何念头都会阻挡这个志向的实现。所以大和尚说“有方向就错”。而企图通过追求知识来达及“大智慧”,更是不可能。因为“道”不在知觉范围,知觉是妄觉,观念是幻影。大和尚所说的“不知”也是“知”的一种。实际上,只是暂时的“不知”。属于“不知”范围的“观念”依然在头脑中、在意识中。在某个情境的刺激下,这些观念会由潜意识进入到显意识中,成为“知”的一部分。他的意思是说:“道”,不可能通过思维活动达及。“道”,不是一个实体的“事物”,它甚至不是一种“思想”或“观念”,而只是一种“意识状态”。这种状态会给人带来某些感觉,如不疑、心如朗月、廓然虚豁、犹如太虚等。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庞晓明.科学·经验·幻想:人类思维现象解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