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中西文化问题

¥2.47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出版日期:2013-01

字      数: 15873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今日的中西文化问题

近代史开篇以来,中西文化的冲突就一直困扰着中国人。鸦片战争后的几十年,西方文化像潮水般冲入中国人的生活界域中。不幸的是,比较先进的西方文化恰好是西方殖民主义者所挟以侵略和压迫中国人的手段。这经验是非常痛苦的。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中,民族的义愤使他们不容易把一种先进的文化和野蛮的殖民主义者的罪恶区分开来,因而不容易承认和认识西方文化的长处。即使在知识阶层里,大多数也由于民族的义愤,再加上传统文化的负担而不同程度地怀有仇视和鄙视西方文化的心理。只有极少数先觉者能够摆脱各种障蔽,逐渐看到西方文化的长处。特别是戊戌维新运动前后,中国的先进分子更明白地承认了西方文化的先进性,其中最有影响的自然要数严复与梁任公先生。

然而,那时候,国家民族的存亡是最逼人的问题。救国——这是清末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最关切的问题。因而,革命与各种政治改革运动吸引了他们最大的注意,真正从文化的层次上讨论问题便推迟了。直到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这样的讨论才在比较自觉的基础上展开来。但即使到了这时,激烈的国内外阶级斗争的环境,仍使这种讨论不能不受到强烈的影响,对中西文化问题不容易进行冷静的深入的分析和从容的讨论与验证。所以不可能出现精心结撰的著作。

新中国成立后,中西文化的问题似乎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

我想,这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

一方面,从鸦片战争以来,一切向西方学习的中国人所追求的目标是救国。新中国成立了,作为一个独立的新国家立于世界之上,人们感到实现了最大的心愿,以为向西方学习已经达到了目的,所以这个问题便从日程上悄悄地消失了。

另一方面,因为人们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从事创建新中国的斗争的。他们理所当然地以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而马克思主义是代表西方文化的最新成果。由此又很自然地认为中国在文化思想上不但不落后,而且是最先进的国家了。相比之下,西方世界还处于资本主义社会,其文化是行将朽败的东西。在这种思想观念之下,对西方文化,只能是批判。而这种批判不是学者心目中的批判(分析与扬弃),而是简单地否定,是打倒,是搞臭。随着“左”倾教条主义思想的猖獗,这种心理日益增强。因此,平心地冷静地研究中西文化问题便根本不可能了。

还有,接连不断的政治斗争,使学者单是为政治服务已应接不暇,文化及文化史的研究不能不被冲淡。况且,由于政治太突出了,使人们长期摆脱不了狭隘的文化观念,即把文化只理解为阶级意识形态的一部分,遂使不同阶级、不同国度的文化没有比较研究的可能,中西文化问题还如何研究起呢?

最后还应指出,几个主要的西方大国,很长时期坚持敌视新中国的态度,封锁禁运,在中国周围连连挑起战争等等,这种情况促成了新中国某种程度的闭关锁国状态。这自然也是阻碍中西方文化的正常交流,阻碍中西文化问题的深入探讨的重要原因。

我们在经历了一些曲折和挫折之后,特别是十年动乱结束之后,中国人重新睁开眼睛看世界,中西文化的问题再度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70年代后期,当我们刚刚主动地打开大门的时候,首先便发现我们在科学技术方面大大地落后于西方。于是开始积极引进技术设备,派遣学生留学,派干部出国考察、进修等等。不久,发觉许多进口的技术设备并没有充分发挥预期的效益,留学人才也远未能尽其所长,还有许多环节存在问题。于是又注意到管理体制、制度设施方面的问题。而当着手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又逐渐遇到种种有形无形的阻力,发生种种事前未曾预料的情况。这时,人们终于从思想与文化的总体上思考一些问题。近两年来中西文化及文化史研究的课题重新被重视起来,就是一个明证。这几年的思想历程实际是我们的前辈大约用了80年所走过的历史行程的简化了的缩影。这是熟悉中国近代史的人所共喻的。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耿云志.近代思想文化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