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国学的融合

¥0.38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17-07

字      数: 1357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三 西学国学的融合

从上述论述可知,无论是国学西译还是西学汉译,其主流都不是后殖民翻译能涵盖的,而是属于正常的文化交流和融合。这种融合也产生了新的西学和国学样态。现代中国学术界,就是西学与国学的对立和融合,相得益彰。国学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思想体系基础上,吸取西方思想价值观念的精华,适应当代社会基础,对人的思想、道德、行为、认知有一定指导作用的一门当代学说,而并非传统学术的简单延续。“西学”确切地说,不是西方人的学说,而是中国人研究西方的学问,是中国人用汉语表达的西方学说。西学既然是中国人研究的学说,自然就有中国人的立场和眼光。我们现在提倡更自觉地用中国人的眼光来看待西学,离不开国学。既然国学要有现代的学术眼光和方法,那么就需要西学。[1]国学与西学的融合还体现于倡导者的教育背景。许多著名的国学大家,都有过留学经历或学习、传播过西学。梁启超在近代输入西学方面,无人能及。罗振玉与欧洲汉学家保持广泛的联系。章太炎、邓实、刘师培等国粹派领袖骨干也是传播西学的健将,一面系统输入西学,一面提倡国学。他们的研究既有中国古典思想之风范,又能与西方思想形成真正的交流,虽接受西学教育,但落脚点在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现代发挥或思想重建,把西学的思想方法与中国的思想传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事实上,这一批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已被中国学界广泛接受。所以说,如果没有西学的观念、眼光,国学也是学不好的。西学不仅刺激了国学研究的兴起,更制约着其发展趋向。西学和国学是中国现代学术的两条腿,缺一不可。[2]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富.后殖民翻译研究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