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0.89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16-01

字      数: 4432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二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客观地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生根发芽阶段,二是开花结果阶段,三是成熟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以《延安》讲话的发表和“文革”结束为时间连接点。也就是说,《讲话》以前是第一阶段,《讲话》直至“文革”结束为第二阶段,“文革”以后为第三阶段。在第一阶段,马克思主义先是作为一般的西方理论引介进来,后经瞿秋白、鲁迅等人的努力,开始被中国文艺界所接受,并在后来的解放区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第二阶段,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总结了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基本历史经验,解决了长期以来没有解决好的文艺的革命方向问题,不仅对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内容,并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指导党的文艺政策的基本方针。在第三阶段,文艺不再成为政治的附属物,文艺理论研究也从必需的政治模式中解脱了出来,对文艺自身规律的研究受到理论界的高度重视。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从一开始就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直接相关,并始终与这种实践纠缠在一起,受其影响与推动。因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政治的关系,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基本特征。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马克思主义被中国所接受,并最终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与中国社会对这种理论的需求是分不开的。“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就在寻找这一理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再到五四运动,在艰苦探索与寻求中,中国人最终找到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一旦传入中国,便成为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有力工具。以回溯的视角来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产生发展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最终形成、巩固与发展是一致的。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以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标志,其巩固与发展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虽然,这中间也有一些曲折与斗争,但毛泽东文艺思想及其后继者的文艺思想,一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主导思想,无法摇撼。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张江,高建平,丁国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文学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