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方法的发展取向

¥0.46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12-03

字      数: 3178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五节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方法的发展取向

显性方法应有功能的发挥与当代价值的实现,必须以能动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和教育对象思想实际为基础和前提,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改进和发展。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显性方法的改进和发展始终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核心和首要问题,其发展表现出以下方面的取向。

一 坚持主导地位的发展取向

这一取向是针对显性方法在当前的发展中最容易出现的偏差提出的。其要求是,要把坚持显性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不变作为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取向,防止简单地用隐性方法代替显性方法的偏向。自改革开放要求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来,显性方法公开性、专门性和规范性的基本活动形式和特性,就经常被一些人当作传统的、形式主义的、“硬灌”的别名而不断受到批评;要求彻底改革和摒弃显性方法“过时”的特性,用间接的、潜隐的、渗透的隐性方法代替的呼声在近年来也经常被一些人视为新观念、新思路欣然接受,并被一些单位简单地付诸实施。然而,这种发展取向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来看都是片面的。从方法的功能上看,显性方法是专门、公开、正式和正规的大张旗鼓的作用和影响人思想的教育方法,具有山洪暴发般的影响力;隐性教育方法则是依托非政治领域的日常活动无形无声地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教育方法,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力。在当前意识形态多元共存的社会中,显性方法比隐性方法显然更有助于及时快速地实现对社会意识和人们思想的导控。一旦用隐性教育方法代替显性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战斗性和对社会的直接影响功能就难以体现,存在价值就会难以被人们意识。特别是长期依托和潜隐于非政治领域活动的存在形式,非常容易被所依托的活动掩盖,甚至取代,以致丧失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形式和影响力。从实践上看,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一段时间里,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教育方式不断遭遇“淡化”和“改造”思潮的冲击,政治理论教育的课堂阵地不断被占用,政治教育信息被媒体以种种借口不断减少传播,批评方法被当作整人的工具也弃之不用,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声音被极大地弱化,由此带来的人们思想的混乱和社会的动荡教训深刻。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体系中,显性方法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鲜明特征,只有通过显性方法对社会意识形态直接、强烈的影响作用来显示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势存在和地位,隐性教育方法才能顺利实现向其他活动的渗透,并保持在其他活动中的影响作用,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意识领域的复杂局面就难以有效地控制。显性方法与隐性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体系中的关系,好比“皮”和“毛”的主辅关系,显性方法是皮,隐性方法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对显性方法这一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活动方式和影响力状况的发展问题,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取向。

二 增强接受度的发展取向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董娅.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