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形成标准

¥0.39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11-08

字      数: 3505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形成标准

根据上面的论述,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形成标准主要有两个:从理论上说,要研究李大钊等人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认识水平。值得注意的有两点:第一,这是一个群体,包括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等中共早期领导人。第二,这个群体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认识有先有后,水平有高有低,而且有的是一贯坚持,有的则没有坚持下去。作为研究者,要深入研究这些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是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又是怎样根据各自的理论功底,提出了哪些有特色的思想观点,构建了怎样的理论体系,怎样为毛泽东以后系统化地阐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思想作出了重要的思想准备。从实践上讲,则要研究李大钊等人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解决中国文艺问题的实际贡献。也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看到这个群体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好的一面,同时也要看到“结合”得不够理想的方面。“结合”得好,好在什么地方?“结合”得不够理想,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同时,要深刻认识到,不管“结合”得好与坏,其经验教训都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宝贵经验,也给毛泽东以后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阐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1.李大钊等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认识水平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张世飞.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验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