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阅读与现代社会

¥3.83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16-10

字      数: 21942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南书房夜话第十一期:经典阅读与现代社会

(2015年5月16日19:00—21:00)

王绍培:各位现场的听众朋友们,晚上好,我是本期的主持人王绍培,今天是我们南书房夜话的总第十一期,是第二季的第一期。第一季是从去年11月18日开始的,到今年4月25日结束,总共10期,涉及儒家、儒学、儒家文化等方面,每一期的题目都涵盖广阔,而且表述方式基本为宏大叙事。从今天开始,我们也准备用10期的时间来谈谈“四书五经”,重新回到国学的重要的文本上来。

我想,首先问问现场的听众,“四书五经”分别指哪些书?有没有人举手回答?前面这位同学请你回答一下,四书是指哪四本书?

听众: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王绍培:“五经”我们换一个女士来回答,后面的那位请回答。

听众: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王绍培:看来今天听众的知识视野很不错,一般的问题是难不倒你们的。

今天的话题是“经典阅读与现代社会”,这里再找两个人回答一下,什么叫经典?

听众:什么叫经典?我想应该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个指的是古代的经书典籍,以《诗》、《书》、《礼》、《易》、《春秋》和《四书》为主,文人阅读的那种比较重要的称之为经典,现在所言的经典可能范围要广泛一点,也包括国外的一些经典,还有其他的中西方经典也应该包括在里面。

王绍培:她用的是一个举例的方式说这个就是经典,这个也是经典,这样讲也是对的,前面对定义也做了解释,再找个男士来回答一下。好,就你来回答一下,你是经常来我们南书房夜话的听众。

听众:我理解的经典应该是流传下来的,经是经,典是典。

王绍培:你这个回答相当经典。其实有很多概念我们平时都会运用得滚瓜烂熟,但一旦要反问:它是什么意思?大多数人会张口结舌反应不过来。不过这位听众关于经典的解释蛮有意思的:经是经,典是典。首先把这两字分开来看,什么叫经?经是古时织布的竖方向的线,这是确定坐标的线。地理学中讲到地球时涉及经线和纬线的概念也有这个含义。那么织布的时候有经线,以经线穿纬线就成一块布了。由此可说明经线很重要,有了经才有织布的基础,有了这么几根经就可以把纬线穿进去,成就了一块布。那么什么叫典?“典”原来是指典范,是一些规章制度,同时再引申下去,就是特指比较重要的著作和典籍,就是专门用来阐释重要的思想、重要的规章制度的著述叫作典,“经典”就是可以作为我们思想的坐标系统的典籍。这是比较简单的一个解释和定义。意大利有一个叫卡尔维诺小说家,他讲过什么叫经典。他对经典有14种定义,有14种解释,比如第一个就是经典,经典是重读的书,过去的人读,你自己也读,不断地读,这种阅读的对象是经典。它有14种定义。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卡尔维诺讲经典的那本书?尽管它讲的是文学的经典,但其实与今天讲的经典意思基本上是相近的,在座的有没有人知道?

听众:不知道。

王绍培:不知道的话,可以回去找这本书:《为什么要读经典》,开篇就是卡尔维诺的解释。我们今天的主题“经典阅读与现代社会”,请到的是南书房的老朋友,一个是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景海峰教授,还有一位是景院长的同事问永宁,两位学者是有备而来的。因为这个题目跟他们研究领域密切相关。我们首先有请景院长。

景海峰:谢谢,我先说说这个话题的由来,因为前面的10期是关于儒家的,围绕着儒学的主题,我们从四面八方“旋风打”,讨论了10次。大家手里拿的那张报纸就是最后一期,讲的是儒学在海外的传播,在讲完之后,我们就想下面的10期这一单元怎么安排?后来商量了一下,如果从系统性及图书馆南书房的定位,尤其当时是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时商量的这个话题,我们就想到了应该跟“经典阅读”这个主题有关,所以就定下了这个系列,以“经典”作为主题。

当然“经典”问题很复杂,刚才已经做了一轮回答,有各种理解,我们这个主题是从宽泛的经典里面,选取儒家的“四书五经”,以这9部书作为一个系列,所以我想在讲“四书五经”之前,我们今天就先戴一个总括性的帽子,对后面单部的9种书做个概论式的说明,对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做一些讨论。刚才讲到什么是“经典”,这实际上是很难有一个定义的,不管是14种,还是别的什么,可能每个作家或每个现代学者的理解都是有差异的。另外,学科之间的差别,譬如文学家和哲学家,或者某一个宗教,他们对经典的理解差异都是非常大的。

总的来讲,大概有这么几个层面,一个就是经典是“流传物”,经典绝对是活的东西,如果只是在历史上存在过,后来失传或者被发掘出来的东西,它没有对文化的脉流发生实际影响,在历史上没有产生相应的效能,这可能就不能叫作经典,尽管它是古老的。经典必须是一个传承性的,绵绵不绝的,我们在每个时段或长或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它总会闪光发亮,总对时代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流行或“流传物”这个意思很重要。今天这个时代,各种思想都很活跃,图书的种类非常多,有些可能是很流行的,但几年或者一段时间之后,就没有人再去关注它了,这就没有可继承性,没有流传性,这些东西是不可能成为经典的。第二个意思,经典必须是在一个文化脉络或者一个文化系统里面具有核心的价值和意义,包括一些基本的观念、基本的思想,体现一些基本的价值。它相当于是一个活的思想源头,人们可以从这些文本里面,在不同的时代、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解读出一些新的意义来,所以这样一层意思,我想对经典来讲也是一个基本的要求。第三个意思,在经典认定上可能有不同的尺度,在过去比较封闭的文化系统里面,要想成为经典,成为一种具有某种神圣性的文本,它的条件是非常严苛的,不是说随便一个什么人写的东西都能具有经典的地位。我们知道最早的文本形式,它实际上是和某种神启、天启那样一种与非人类的经验联系在一起的,与超越性意义或价值相关联的东西,才有可能把它放在经典的序列里面。但在现代的文化形态之下,人们的意识开放度大为改变,在此状况下,可能对经典的理解就慢慢有点“去神圣化”了,不会把经典看得那么典范、那么严苛,可能稍微有一些凝聚性力量或者有价值意味的东西,人们都乐于将之视为一种经典。所以我们现在所讲的经典,可能是一个更宽泛的理解,古今中外的一些名著都会被冠以经典之名,所以在对经典的理解上,不同时代的尺度要有所区分。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景海峰,问永宁,王绍培(兼主持).南书房夜话第十一期:经典阅读与现代社会[C]//张骁儒.儒家经典与现代阅读: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第二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