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如何读《论语》

¥4.66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16-10

字      数: 26750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南书房夜话第十二期:今天我们如何读《论语》

(2015年5月30日19:00—21:00)

王绍培:各位现场的朋友晚上好,今天是我们南书房夜话的第二季的第二讲,第二季我们主要是讲传统的经典,讲四书五经,今天是讲《论语》,《论语》应该说是对中国人影响非常大的一部经典,所以呢,首先我想请几个的听众用简单的话语讲一讲你对《论语》的印象。我知道在座的有很多是国学精英班的学生,你们应该很清楚。谁自告奋勇?有吗?没有的话,我就随便点了。

听众:老师好,我觉得论语,其实我们从小到大都有在接触,但它其实并不像我们想得那么简单,尤其是我上了王老师的课后,我会对每一则查很多资料,做很多了解,我发现每一则里面其实都可以涉及包括美学、哲学很多方面问题,而且它每句话都可以多方讨论,其实论语蕴含的东西很多,我觉得值得我们一生去探究。谢谢老师。

王绍培:好,谢谢,后面那位绿格子衣服的同学。

听众:就我个人而言,《论语》是我第一部接触的有关于国学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它是中国儒学那么久以来最原始的经典,它具有延散性,后世也对它有各种不同的解释,这就是我大体的印象。

王绍培:过去南书房夜话都是三个人,比如上一期是景海峰院长和问永宁,今天是我们二王,王教授真的是研究《论语》的大家,有书为证。其实我觉得有书还不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也是孔子的思想嘛。他说你讲话声音那么小,平常羞羞答答的,说你要去找一个高年级的男生去打一架,被揍得鼻青脸肿回来,我就给你满分,这叫因材施教,真的,我觉得这样学习特别好。刚才吃饭的时候,我在问王老师,我说你上课肯定是最受欢迎的吧?他说已经不行了,现在的学生上课都在玩手机基本不听讲,这样的话,你们会错过很多,因为手机会永远伴随着你们,但是王老师只能在你们读书的时候,可以聆听他的教诲,一旦毕业了就不一定有机会了。所以说像今天这个晚上也很珍贵,在王老师讲的时候,希望大家不要玩手机,当然你可以用手机发微信,发一下,说一下今天晚上南书房的活动,这个可以,发完之后就赶紧回来听讲,我们今天主要是王老师讲,因为今天没有领导,所以我们可以比较随心所欲,我们争取可以跟过去每一期讲得不一样一点。好吧,王教授开始吧。

王立新:谢谢大家前来听讲,感谢主持人王绍培先生,我看这里面有一些深大的学生,所以我把王绍培先生给大家介绍一下,王绍培是深圳的文化名人,我俩已有10来年的接触了,他搞一个后院读书会,经常组织读书活动,不怀任何功利目的,我去讲过《论语》和《资治通鉴》之类的东西。绍培先生对中国文化有很深的情感,刚才在吃饭的时候,我们也说到《论语》。我讲了很多年的《论语》,《论语》也是我正式完整阅读的第一部经典。中国儒学的经典、中国思想的经典,第一部就是《论语》了。我上大学的时候,买的第一部书就是《论语》,杨伯峻注的,花了一块二毛五。起初读的时候,跟现在的学生们读的感觉差不多,觉得某句话有道理,就把它记下来了。现在我头发都白了,都是读论语读的(笑),都是让论语“害”的,《论语》的力量真大。

《论语》是一本好书,绍培先生刚才说今天主要由我来讲说,其实他在这方面也相当有研究,他原本就是武汉大学科班毕业,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这方面的阅读跟思考。所以,今天是我们两个一起来谈,必要的时候,他随时可以打断我。现在我先说一下《论语》大致是一部什么样的书。绍培刚才说我有《论语》的书,指的就是我的那本《圣者凡心——王立新教授讲论语》。今天我带来两本,奖励在场的听众,谁表现出对《论语》的热情高,我就签名赠送给他。

我先说一下《论语》这部书。

《论语》这部书在中国家喻户晓,尤其是近些年来,从国学热以来、儒学热以来,大家都在读《论语》。现在的街道上,包括建筑工地的墙壁上,都贴着《论语》的话语,说明大家重视《论语》,也表明大家对《论语》相对熟悉了,都知道《论语》是一部好书,不像我们小时候。我们小时候,赶上“文化大革命”,知道《论语》,不是因为它好,反倒是因为它坏。当时都认为它是一部坏书。究竟怎么坏,我们也不知道。现在大家都回过味来了,觉得《论语》是一部很好的书。我大学读的是哲学系,因为英文水平比较差,对中国的历史比较感兴趣,于是就选择中国哲学的方向。选择中国哲学,首先遇到的经典就是《论语》。几十年下来,闲着没事就翻《论语》,不管是研究宋代儒学,还是研究明代儒学,最后都会返回到《论语》上来,都得去查证《论语》里到底是怎么讲的。因为《论语》是源头,作为儒学研究者,这是我跟《论语》的缘分。我就因为这种职业研究的目标,跟《论语》结下了终生不解的缘分。《圣者凡心》这部书,其实是我给学生讲通识课,就是素质课的讲稿。我讲通识课的时候,把那些讲课的记录,略加整理后交给了出版社。因为是在讲稿的基础上写成,里面有一些很口语化的话语,针对性也比较强。

我先说了我跟《论语》的缘分,现在再来说我跟孔子的缘分。

我小的时候,正赶上“批林批孔”,老师教我们唱一首歌,叫“叛徒林彪,孔老二,都是坏东西,满嘴讲仁义”。这首歌现在上网都查不到,很多人都忘记了。绍培先生或许记得。当时我们小,既不会想,也不懂为什么要去想,就是跟着唱,还热情洋溢地跟着唱。后来长大了,慢慢开始想些问题,这个问题也就不小心被想起来。林彪是谁,大家都知道。说林彪和孔子都是坏东西。林彪咱们不说,跟咱们今天的话题没关系。但是孔子为啥坏呢?后面有一个限定语,就是“满嘴讲仁义”。怎么讲仁义就坏,难道不讲仁义好吗?想来想去就糊涂了。当时都说孔子和中国历史上的传统儒家的坏话,说他们“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是这么说的吧?(转头问王绍培)虽然大家都这么讲,我们也不知道他们哪男盗,哪女娼。虽然当时我不懂,但这种对孔子的感觉,却建立了我跟孔子最早的缘分,这是社会提供给我和孔子之间的缘分。还有家庭提供的缘分,我父亲年纪很大,比我大55岁,没念过几年书。我小的时候,他经常跟些老朋友坐在院子里聊天,在“文革”期间坐在房前屋后聊天,我喜欢听老人们讲故事,他们说话的时候,我就装作在边上玩的样子听他们说话。当时他们说到了孔子,父亲讲了一句“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我完全不懂,什么叫天不生?谁是仲尼?何为长夜?我一点都不懂,可是因为好奇和兴趣,这个话却被我彻彻底底地记在了心里。大约直到我失忆的那天(还有多少年,那要看我的命力了)为止,我都忘不了这句话。可这句话从哪来的?我不知道。上大学的时候读《论语》,然后读《孟子》,我发现《孟子》里有些话比较像这个话,《孟子》里面引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评价,说孔子“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者也”。说是从打有人类开始,就没有人像孔子那么“盛”。就是繁荣昌盛,盛大的“盛”。在中国文化里面,“盛”和“大”两个字,都是特别伟大的,比伟大还伟大很多。我当时感觉父亲讲的那句话语,好像是从《孟子》这个话里转出来的。像,但不是;真像,但真不是。后来我沉浸在宋明儒学里面,用心研究湖湘学派。为了考证湖湘学派的很多事情,去看朱熹的文字,因为朱熹跟湖湘学派关系很密切,里面一定有很多关于湖湘学派的线索,于是就去查找。在《朱子语类》里面,我看到了这句话的真正出处。这句话是朱熹的弟子蔡元定说的。蔡元定当时对很多学儒学的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有人指责这句话,说蔡元定胡说八道,“难道不生孔子,这个地球上就不会出现太阳和月亮吗?”其实这是浅薄的误解。人家指的是人类精神,说孔子是人类精神的光明之灯,有此一盏明灯,就能扫除人类历史千年的黑暗,不是讲我们行走在天地间,看不见自然界的太阳和月亮。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立新,王绍培(兼主持),.南书房夜话第十二期:今天我们如何读《论语》[C]//张骁儒.儒家经典与现代阅读: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第二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