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学术来源

¥3.63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16-08

字      数: 9292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试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学术来源

近年来,党史国史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滥的主要领域。其中,许多历史虚无主义观点都是以党史国史研究中的学术成果为支撑的,一些研究自觉或不自觉地为历史虚无主义“虚无”客观历史、歪曲历史事实提供了可乘之机。那么,这些研究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满足历史虚无主义的“胃口”呢?本文拟从研究者的历史观、方法论、史料运用、史德等方面来进行分析,以此来剖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学术来源,揭示历史虚无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本质。

历史观是历史学的根本问题,研究者在历史解释中所秉持的价值观念直接决定他们对历史事实的发现、取舍和认知。研究者第一步收集资料时,就面临根据什么观点和方法收集资料、收集哪方面资料的问题;接下来整理、分析、运用历史资料,以及进一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对历史资料进行研究解读,从现象到本质地揭露历史事物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更离不开历史观的理论指导。不需任何理论指导的历史研究是不存在的。

新中国成立后,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对于推进我国历史研究、党史国史研究的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西方史学的涌入和史学多样化的发展,研究者的历史观开始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变化,党史国史研究也逐渐受到各种唯心史观的干扰。

首先,有研究者否定唯物史观及其指导意义,倾向于用人们的思想动机来说明历史活动的变化和发展,从而否认历史发展的客观联系,否认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这种现象在关于新中国领导人的研究中最为典型。有些研究者总是把新中国社会主义探索中发生的错误归于共和国领导人的个人因素。例如在对待反右派运动扩大化、“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些错误时,倾向于将错误全部归于毛泽东个人的主观动机和性格因素等,根本无视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实践经验不足、国际上东西方冷战环境与共产主义阵营内部矛盾的影响,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制度化、法制化存在缺陷这些客观因素对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制约。从而不能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当时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级干部强烈要求改变落后面貌的意志、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为“超英赶美”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观愿望以及为了保持党和政权永不变质而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忧患意识。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爱云.试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学术来源[C]//张顺洪,吴英,董欣洁.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新视野: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文集:全2册(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