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美学与学术史写作

¥0.35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07-12

字      数: 4536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20世纪中国美学与学术史写作

有理由认为,进入20世纪以后的中国美学,已确乎表现出自身独特的学术意义。也因此,有关20世纪中国美学历史问题的研究,如今正越来越引起美学学者的兴趣。然而,迄今为止,已有关于20世纪中国美学的历史写作,绝大多数还保持在一种纯粹“理论史”层次上——写作者关注的主要是那些具体概念、理论观点和方法等的自我演化关系,或者是个别理论家的美学成就。这样的历史写作形态尽管有可能为我们复现美学的某种具体理论表现形式,但更进一步,它是否能够为我们提供20世纪中国美学的总体思想图景或美学在20世纪中国文化历史中的特殊思想意义,这一点便是可疑问的。事实上,要想充分把握美学在20世纪中国的真实历史,就必须全面进入到整个中国社会及其思想文化的历史真实之中,以一种整体联系的文化反思活动来考察包括纯粹理论在内的美学学术进程——这正是一般美学史写作与强调“思想整体性”和“文化联系性”的美学学术史写作之间的区别所在。

一 学术史写作的着眼点

作为一种学术史的美学史写作,其基本着眼点主要不在于各种具体美学命题、理论观念等的逻辑深度——虽然它们必须被讨论并得到阐释,而主要是:第一,各种重大美学理论话题的提出与深入,与整个社会、思想文化运动基本趋势之间的复杂联结,由此找出美学自身学术演进的思想契机和发展机制,确定美学理论发生、发展的宏观思想模式,使美学学术史写作形成相当宽广的文化视野。比如,由特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变动所造就的现实文化氛围以及大众审美方式、审美趣味的变异等等,对美学研究及美学观念形成过程所产生的具体影响。着眼于此,目的在于从整体上把握美学活动的现实根据,确认美学作为一种价值理论同样已经蕴含了现实的要求和理想,同样将体现出它的直接现实性。第二,美学与其他学科,尤其是哲学、艺术学、文学理论、史学、文化学等学术进展的相互联系,从中确认各种具体美学活动的学术资源,在美学与整个时代的学术进步过程之间建立起一种必要的联系。如此,则美学的历史便被纳入到一个整体学术活动的范围之中,以此真正发现美学在整个时代的学术进步意义。第三,不同文化和不同学术话语间的交流和冲突,是影响美学学术深入、不断扩大或改变美学思想形式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我们寻求美学理论历史变异的深层文化动因、把握美学发展的具体制约因素所必须关注的一个环节。而且,学术史写作与一般理论史叙述有很大区别的地方,就在于前者不仅关心这种交流、冲突的具体理论形式,还更加强调考察它们在历史变动中的实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它们对美学理论命题的提出、理论观念的表达、理论思维方式的转换等可能产生的直接或潜在影响。所以,通过学术史的研究与写作,我们可以超越既有理论形式的局限,把握到在一般理论史中无法见出的美学思想发生、转换的文化整合性质。第四,美学家群体在知识结构、文化意识乃至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实际状况,对于现实的美学活动是一种内在制约,它也是美学的学术史研究及其写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由此我们可以更加确切地把握通过学术活动主体所反映的美学本身的知识含量及其对现实的可能性影响以及存在于美学进程中的主体活动形式。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德胜.当代处境中的美学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