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百年进程及其学术史话题

¥0.63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07-12

字      数: 8223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中国美学:百年进程及其学术史话题

一 问题的提出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美学,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学术积累。从学科形态的改变方式来看,古代中国美学那种直觉体验或艺术感悟性质的“发散性”话语,在20世纪学术历程中以一种相对自觉的方式,逐步转向了对于思想的体系化、理论的逻辑性和方法的科学性的现代追求。可以看到,这种学科形态的转换,一方面确实产生并规范了20世纪中国美学活动的新的内容,使得美学在学术增长的过程中形成了更大的思想包容性;另一方面,也使美学理论从具体观念到整体思维形式都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得以不断尝试从本体论、认识论以及方法论等方面进行各种各样的学术建构。而从更具体的方面来讲,20世纪中国美学的学术积累又包含有多个层面的形式,其中既有以“对外开放”姿态引进、吸收外来思想的理论准备活动和对于各种本土美学思想所做的学科规范化的重新阐释,同时,许多具有现代创意性质的理论探索在这百年里也常常呈现出独异的风采——尤其是最近20多年来,美学活动中形形色色的求新、求变努力益发鲜明,仿佛是百年美学开始了一场最后的“世纪冲刺”。由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在学术发展的意义上,20世纪中国美学确乎表现了一种独特的价值,对于它的探讨将可以从两个方面给予我们有益的帮助:其一是对中国美学的现代发展过程有一个总结性的把握,从中发现现代中国美学在理论道路上的基本精神;其二是反思性地寻求中国美学的学科建设规律,在历史的深入过程中获得思想的创造性根据,构造新世纪中国美学的学术前景。

不过,从现有对于20世纪中国美学的研究状况来看[1],一个普遍的现象是,绝大多数学者的工作基本上还保持在一种“美学理论史”的逻辑叙述层次上,重点是讨论美学的各种具体理论概念、命题以及理论方法等自我独善的逻辑演化进程和关系,或者是个别理论家的美学理论建树,其结果是为20世纪中国美学设置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线性的逻辑框架,在尽力复现理论原来的表现样态之际,往往却遮蔽了纯粹美学逻辑之外各种思想文化进程的存在意义——在理论史的逻辑框架中,概念、命题以及美学家的个人工作总是占有主要的地位,对美学理论本身逻辑关系的不断演绎,已经从历史的进程上驱逐了各种复杂的、难以用逻辑形式去描述的外部思想关系的存在,同时也无须重新考虑一种美学理论形态的学术生成机制。于是,理论史的叙述常常可以是非常简练而条理化的,任何理论概念、命题都可能在这个纯净的叙述体系里找到它的确定位置。然而,倘若我们想对问题作更深入一步的把握,从百年中国社会的总体思想文化进程上,来讨论20世纪中国美学的学术积累过程及其意义,那么,仅仅凭借这种理论史的逻辑叙述方式便显然是有困难的。因为很明显的一点是,作为历史存在的美学进程,不可能仅仅以逻辑必然的方式超然于整个时代的思想文化意识之上,它的生成与展开,总是以思想的潜在关系同一定社会思想文化的复杂生存形态保持着特殊的联系;美学的学术发展过程既与其理论的逻辑演化有一致性,同时它又具有比一般理论史形式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体现了更为广泛的思想建构性质。对于20世纪中国美学,我们不仅要关注其理论的逻辑演化,更要看到在其历史发展中影响美学理论的学术价值的各种具体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换句话说,探讨美学在20世纪中国的真实发展,一般理论史叙述只是提供了一种我们必须重视的、具有史料学意义的研究方式,而要想对20世纪中国美学有更充分的理解,特别是要想从它的思想历程中获取对于百年美学学术发展性质的反思性把握,我们就应当全面进入到整个20世纪中国社会及其思想文化的历史真实中,在一种整体联系性中考察包括理论演化在内的美学学术活动——这正是一般美学理论史研究与强调“思想整体性”和“文化联系性”的美学学术史研究之间的不同旨趣。

二 学术史研究的着眼点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德胜.当代处境中的美学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