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趣的文化传承

¥0.72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08-03

字      数: 9070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一节 野趣的文化传承

中国古典美学以鉴赏理论为主体,而鉴赏理论又以“趣味”理论为核心。虽然不知多少理论家发出过“趣之一事,最难形容”这一类的感慨,但古人对“趣”的关注依然不胜枚举,形成了以“趣”论美的丰富的思想资料。中国自古就有许多由“趣”组成的审美范畴,像雅趣、俗趣、天趣、奇趣、机趣、理趣、情趣、妙趣等。这些趣味形态内含不同,各具风韵,体现着一种独抒性灵的智慧的快乐,每一种趣味形态,都以其独特性造就一种魅力,它能给人以异乎寻常的体验,而这体验又能让人快意于心。相形之下,今人对“趣”的理解和体味就单薄了很多。

其实当代的人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审美趣味的多样化,尤其是在消费时代的大众文化扑面而来的今天。曾经有许许多多人文学者在著述中呼唤弘扬文化传统,追求诗意的栖居,他们一再地强调审美的无与伦比的作用,这些呼唤是他们在拷问自己灵魂的同时所举起的烛火,但我们在认可其言之有理的同时,却又深深地感到了这些呼唤的力不从心。有人责怪大众被世俗功利迷住了眼睛,也有人责怪学者不融入大众中去,只想做大众的导师,但是这并不是诗意时代没有到来的根本原因。人文学者的呼唤之所以让人有势单力薄、力不从心之感,是因为他们试图推动大众文化的发展,却没有找到推动大众文化发展所需要的动力。没有真正的实在的推动力,就不可能有现实而广泛的影响。这个动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审美趣味。我们相对忽视了审美的趣味因素,而趣味正是大众文化发展的主观诱因。特定民族共同的文化传统造就了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照方式,从而在个性偏爱的基础上生成群体偏爱,这种社会性的共同审美倾向代代相传,最终成为民族群体的习惯性选择,进而生成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趣味。也就是说,一个民族的审美趣味是由这个民族的文化生态环境孕育而成的,而这种体现民族特点的审美趣味又会反过来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二者彼此互动。为此,要真正提升当前大众文化的审美品位,应该尤其关注审美的趣味问题。

在多样化的趣味形态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雅趣、俗趣。无论古今,人们对于审美趣味都习惯于做雅俗二分,大多笼而统之地认定中国古代是“崇雅贬俗”的,而当代文化则是“崇俗贬雅”的。这样的评断虽自有道理,然而亦有不足。例如古代诗画中有大量作品描绘着山岳岩壑的峥嵘峻峭、飞瀑奔溪的生机伟力、灌木丛林的凌乱瑰丽、奇峰怪石的皱瘦透漏,它们是俗趣?还是雅趣?颇难分辨,即使是一幅兰花蛐蛐图,是雅是俗似也不宜盲目分类。应当说,趣味的雅俗二分的确是约定俗成,但对以上这些以及更多复杂的文化现象仅以雅、俗来加以趣味划分,则无从得其真谛。立足于拓展审美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我们需要重视并研究多样化的审美趣味形态,尤其要致力于发掘潜藏着丰富的审美意蕴,却又未被给予必要的阐释的一些趣味形态。这样的思考把答案指向了一个特殊的,却又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于人们口中的词语——野趣。“野趣”具有叛逆性,具有自在、神秘、热烈的审美内涵,在自古至今丰富多样的审美文化形态中,我们都能找到它的存在。考察“野趣”会让我们惊奇地发现,人类文明源远流长,最不能湮没的却正是仿佛与人类文明相抗衡的“野”。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徐放鸣.审美文化新视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