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趣的时代价值》怀旧心理

¥0.12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08-03

字      数: 1537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三 怀旧心理

野趣表面上没有沉溺往昔的痕迹,它的形象体系似乎带着积极的审美目的,但如果更进一步探究野趣的深层结构,就会发现潜在的怀旧意念所起的重要作用。

人类自我总结的生存规律往往不及人既有的生存事实丰富。生存的事实使人类有太多困惑。例如生存的最终意义、生存的最高方式、生命的永恒超越如何成为可能,等等。前路迷茫意味着今天的生活失去了方向。为了今天的意义所在,更为了明天的希望,我们必须为生存寻找航向。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定位需要的不是空洞的想象,它需要参照物,既然前路迷茫,人们必然会选择后视。众多的人类先哲做了这样的选择,后视中他们发出呼唤:回归原始。人们总是向过去汲取勇气和帮助,在前进的旅程中,人们总是到历史深处寻找力量和启迪。原始中的什么使他们看到了希望,使他们相信自己已明确了找寻的方向?智者的呼声和时代的迷失都隐隐透出一个字——“野”。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徐放鸣.审美文化新视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