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方现代文化语境下时尚审美意蕴的阐释

¥0.18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08-03

字      数: 2351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一 对西方现代文化语境下时尚审美意蕴的阐释

1.与现代生活保持距离的时尚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身居繁华大都市柏林的西美尔并没有因为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与满足而实现“诗意地栖居”。对此他认为现代主义文化的来临使西方进入一个“文化悲剧”的阶段。其表现形式就是物质压倒精神、对象压倒主体、群体压倒个体,这使后者的独立存在和自由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危害[1]。人们忘记了生活目标而只看重手段,使人生的意义无从寻找,被物所奴化的人失去了生命的信仰而迷失在精神的家园之外,从而使得人们焦虑不安。在艺术上,则反映在蒙克的《嚎叫》中,那扭曲的人形和夸张的面孔使整个画面显得压抑而不安。这已完全不同于前工业时代“农夫和鞋子”的亲密状态了。那么,如何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具理性笼罩下的社会现实进行另类的反拨,从而使个体在这种反拨和背离中抗拒并超越平凡的生活,实现对现代生活的审美救赎呢?西美尔对此问题开出的药方是“时尚”。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徐放鸣.审美文化新视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