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历史之遇与平民之风

¥0.5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08-03

字      数: 6306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一节 历史之遇与平民之风

一 历史之遇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且自古而然。在人类文化进化的历史过程中,人类对于美的追寻和探索的步伐从未停息。1879年人们在西班牙发现了阿尔塔米拉洞穴的神奇壁画,证明至少在3万年前的冰河期,一种比较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就已经产生了。已出土的石器时代的各种遗物,包括建筑、壁画、石器、陶器以及最初的装饰品都生动形象地向人们展示了古代先民审美时尚的嬗变。审美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的一种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看作是人类掌握世界的手段之一。马克思曾按照人脑掌握世界方式的不同,把人类的实践方式分为四类:一是理论——认识的方式,如哲学、自然科学等;二是宗教——幻象的方式,如宗教活动、迷信观念等;三是实践——精神的方式,如道德意识、伦理观念等;四是艺术——情感的方式,如各门类的艺术活动等。审美实践显然应位列于第四种方式。最典型的就要数原始神话。在我们今天看来,神话是供我们汲取审美养分的一门艺术。但是,在原始先民的生活中,神话里的故事就是他们的生存现实,就是他们情感的一种寄托方式,就是他们借助幻想和想象力去征服“自然力”,从中直观自身、肯定自身的精神利器。在那时,审美活动有时候就被无意识地等同于生活本身。

历史的车轮继续轰轰烈烈向前飞转,在某个历史的交接点上,社会分工愈加精细而私有制业已形成,允许少数人摆脱繁重的物质生产劳动专门从事艺术实践,审美渐渐地被尊为“艺术”而逐渐脱离平民的日常生活,成为少数人的特权。与此同时,生活中原生态的美也在沿着它的历史足迹顽强前行,但终因得不到历代主流社会的认同和赞赏而隐退在历史舞台的后景。当然,这其中也不乏幸运者,因得到上层社会的重视而成为主流艺术,但它一旦成为主流,便自荣于雅化的待遇而失却了朴素淳厚的民间品格和平民的根基。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徐放鸣.审美文化新视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