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文本的后现代意识解读》视觉传奇

¥0.19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08-03

字      数: 2427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一 视觉传奇

传播史家根据人类社会传播方式的不同,将人类的文化传播大致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口传文化阶段、印刷文化阶段和电子文化阶段。如果我们从“符号传播”的维度进一步考察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还可以将人类的传播史向历史的纵深处漫溯。根据人类在传播活动中使用的符号语言的不同可以将传播史分为:图示语言阶段、口头语言阶段、文字语言阶段和镜像语言阶段。这里,对“语言”概念的使用,已经不只是过去那种“说、写、读、听”行为的“工具”,“而是具有深层意义的一切符号表达方式的总称。语言、符号和传播媒介往往已成为可以彼此互换的相关术语”[1]。在使用图示语言阶段,人类还是历史的婴儿,有声语言正在发展中,尚未成熟,当然更谈不上文字语言了。这个时期的人类,抽象思维极不发达,形象思维却具备着相对的优势。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储存除配以简单的声音辅助外,主要是通过图示语言完成的,诸如岩画、结绳、堆石、烽烟、手势,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史前洞穴壁画、岩画。“史前洞穴壁画可能是留存至今最早的人类传播事例。”[2]例如,内蒙古阴山岩画有一幅《行猎图》,画着两只长角山羊,有两个人正拉满弓射它们。一支箭已触到山羊头部,一支箭正穿过羊胸,这幅画要向人们传递的信息就是:射羊要每箭都中其要害。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徐放鸣.审美文化新视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