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梭人的婚姻家庭及现实生活

¥0.65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16-03

字      数: 4452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摩梭人的婚姻家庭及现实生活

摘要:摩梭人的“走婚”习俗下的婚姻关系,即夫妻无须建立一个家庭,也无须共享共同财产。这种母系的传统文化对社会结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种家庭结构和习俗适应了当地的家庭生活,生产发展,并建立了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

一 摩梭人的历史文化背景

摩梭人是纳西族的一个支系,居住在云南省宁蒗县和四川省盐源县交界处的泸沽湖畔,以泸沽湖为中心,分布于四川和云南两地,因独特的母系文化而闻名于世。居住在四川境内的摩梭人成为蒙古族的一个分支,居住在云南的摩梭人成为纳西族的一个分支。[1]

摩梭人具有稳固的母系大家庭和特殊的婚姻模式,被国内外学者称为“地球上最后的女儿国”。其缔结的特点是:男不婚、女不嫁,男女双方不以夫妻相称,而是互叫“阿注”。“阿注”原是普米语朋友之意。[2]“阿注”婚姻以走婚为载体,没有法律关系,不用对双方负责。男子夜晚到女子家中访宿,第二天清晨又返回自己家中从事生产劳动,偶居的双方不组织共同家庭。一旦双方感情破裂则男不来访、女不接待,关系即算终止,以后各方根据自己感情趋向,再去寻找意中人。这种夜合晨离的婚姻关系称为“走婚”。阿注关系的缔结,以母系血统近亲不婚的原则为界限,不受年龄、金钱、辈分、等级以及民族等条件限制。[3]

二 感情不受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影响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普蒲天.摩梭人的婚姻家庭及现实生活[C]//杨国才,李伟,王韵.民族伦理与道德生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