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成书考

¥6.63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19-04

字      数: 30891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世说新语》成书考

《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说》)问世迄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由隋至清,历代之官、私书目均以刘义庆为其作者,如《隋书·经籍志》(卷三四)、《旧唐书·经籍志》(卷四七)、《新唐书·艺文志》(卷五九),宋王尧臣《崇文总目》(卷五)、郑樵《通志》(卷六八)、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三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一)、《宋史·艺文志》(卷二○六)、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一五),明高儒《百川书志》(卷八)、焦竑《国史经籍志》(卷四),清孙星衍《孙氏祠堂书目》(卷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一四)、钱曾《读书敏求记》(卷三)、《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卷六)和藤原佐世(828—898)《日本国见在书目录》等。萧梁时代的刘孝标早已言及《世说》之作者为刘义庆。《世说·假谲》第10条写诸葛令女与江思玄的婚恋故事,刘《注》:

葛令之清英,江君之茂识,必不背圣人之正典,习蛮夷之秽行。康王之言,所轻多矣。

“康王”是刘义庆的谥号,见《宋书》卷五一《刘道规传》附《刘义庆传》(以下简称《宋书·刘义庆传》),也是义庆卒后南朝人对他的习称,屡见于梁代名僧释慧皎(公元6世纪上半叶)撰写的《高僧传》。这就为历代之通说提供了一个极为有力的证据。然而在明清之际,在历代之通说中却生出一支变调。明陆师道(约1510—约1573)《何氏语林·后序》曰:

抑义庆宗王牧将,幕府多贤,当时如袁淑、陆展、鲍照、何长瑜之徒,皆一世名彦,为之佐吏,虽曰笔削自己,而检寻赞润,夫岂无人?[1]

清毛际可(1633—1708)承续此说,复云:

予谓临川宗藩贵重,赞润之功,或有借于幕下袁、鲍诸贤。[2]

陆、毛虽未否定刘义庆是《世说》的作者,却谓其幕下文士有“赞润”之功,即潜在地认为《世说》是集体合作的结晶,但此说影响甚微。鲁迅在陆、毛的基础上,直接推断说:

《宋书》言义庆才词不多,而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则诸书或成于众手,未可知也。[3]

所谓“诸书”,自然包括《世说》。1933年,鲁迅在《选本》一文中又说:

《世说新语》并没有说明是选的,好像刘义庆或他的门客所搜集,但检唐宋类书中所存裴启《语林》的遗文,往往和《世说新语》相同,可见它也是一部抄撮故书之作,正和《幽冥录》一样。[4]

鲁迅所言,本系推测之词。这种推测,目前已为海内外学术界普遍接受,几成定论。但是,迄今为止,鲁迅此说一直未能得到证实。笔者试图从《世说》本身出发,结合晋宋时代的有关史料,为解决这一遗留问题而做出努力,同时对《世说》成书的过程、编纂的原因以及编纂的时间和地点等问题进行深入的考索。

一 从作品本身看《世说》之成于众手

《世说》一书带有明显的成于众手的痕迹:首先是语言风格的不统一;其次是条目分类之安排不尽妥当,时有错乱;最后是记载同一言行,兼存异说。兹详论之。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称《世说》:“此书之撰述,当非出刘义庆一人之手,据梁刘孝标注解中所引书籍已可证明。又如同一人物,而称谓不一。例如谢安,或称谢公,或直呼谢安,即其显证。”[5]其实除吉川所举,谢安在《世说》中还有安石、太傅、仆射三种称号。而称谓不一,中国古籍或多或少都具有这一特点。《世说》虽在这方面较为突出,但并不足以视为其成于众手之依据。其实《世说》之称谓不一,是由其所反映的魏晋知识分子的实际生活情态决定的。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右军书记》:

昨者书想至,参军近有慰,阮光禄信在耳。许中郎家欲因书,比去报如,庾君遂不救疾,摧切心情。[6]

又《淳化阁帖》第五《晋右军将军瑯琊王羲之书》:

伏想清和,士人皆佳适。桓公十月末书为慰,云所在荒甚可忧,殷生数问北事势复云何。安西以至,能数面不?

这两封短笺提到的参军、阮光禄、许中郎、庾君、桓公、殷生和安西,都是当时与王羲之交往的名士。可见对同一人物有不同的称谓乃是当时士人的习尚。《世说》也真切地传达此种习尚,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这部名著的时代特征。《世说》本具史传之特点,但称谓之不一致,则又有别于史传。杨勇云:“《世说》编次颇多重复,……鲁迅所谓成于众手,其言可信。”[7]编次之重复的确可以证明《世说》是一部集体性著作。上文我们指出《世说》纂辑旧文,有所谓兼存法,兼存亦即重复,《世说》编次之重复多在同一门的相近部位,系编者有意为之。因编者非止一人,而用以纂辑《世说》之“旧文”于同一人物言行之记载又有差异,为保持原貌,故不得不如此。《世说》的编撰工作是十分繁重的。由于编撰者面对的材料太多,有的要简择、取舍,有的则需诸说并存,不宜删略。如此繁复的工作,绝非刘义庆一人所能胜任。因之,由《世说》记载人物言行的重复现象便可推知此书成于众手。《世说》还有归类不当的毛病。所谓归类,即依照三十六门之内容主旨,将相应的言论、故事纳入其中。从总体上看,《世说》的这一工作做得十分出色,但也时有方枘圆凿、龃龉不合之处。《世说·言语》第28条:

崔正熊诣都郡,都郡将姓陈,问正熊:“君去崔杼几世?”答曰:“民去崔杼,如明府之去陈恒。”

崔杼、陈恒皆是春秋时齐国大夫,有弑君之罪。晋人重视氏族所出,又喜欢以此互为嘲戏,《世说·排调》特多此类记载。徐震堮说:“此条入《言语》,不如入《排调》。”[8]颇有道理。梁元帝(508—555)《金楼子》卷五《捷对篇第十一》著录此条[9]。对答机敏乃《世说·言语》着力表现的一个方面,故置此条于《世说·言语》中亦未尝不可;但相对而言,放入《世说·排调》中更妥当一些。又如《世说·简傲》第2条:

王戎弱冠诣阮籍,时刘公荣在坐,阮谓王曰:“偶有二斗美酒,当与君共饮,彼公荣者无预焉。”二人交觞酬酢,公荣遂不得一杯,而言语谈戏,三人无异。或有问之者,阮答曰:“胜公荣者,不得不与饮酒;不如公荣者,不可不与饮酒;唯公荣可不与饮酒。”

按“阮答曰”云云,徐震堮以为:“此文与《任诞》四刘公荣之言相类,盖公荣先有此言,故嗣宗稍变其语以戏之,入《简傲》不如入《排调》。”[10]此说甚是。类似的情况在《世说》中还可以看到许多。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编撰者对各门内容标准的把握很不一致,对所采撷的条目的理解也颇有不同,因而未能准确归入与之相对应的门类之中。《世说》若非成于众手之书,就不会屡屡出现这种现象[11]。《世说》在记事方面也颇多自相矛盾之处。《世说·赏誉》第51条: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范子烨.《世说新语》成书考[C]//侯长林.梵净国学研究.第2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