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文化的源流、特质及其相关概念探析

¥2.21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19-04

字      数: 10171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天府文化的源流、特质及其相关概念探析

历史上的四川虽偏于西南一隅,但向为蜀道难与蜀道通、观念保守与思想开放、自古文宗出巴蜀与自古文人例到蜀的诸多奇妙的二元组合。何以会有这样的现象?原因当然是有很多的。其中,以成都为中心的成都平原、都江堰灌区和天府之国是揭秘这种现象的重要窗口。本文以天府文化为具体观照对象,试图对其源流、特质及其相关概念进行辨析,以求教各位方家。

一 天府文化的源流

所谓天府文化,是指某一地区被称为“天府”之后的文化。天府,就其文字含义来说,天有天帝、皇上、天子、上部等含义,府有府库、官署、府邸、宅邸、聚结等含义。中医谓人有五脏六腑,六腑也写作六府。就人体而言,“天府”指的是一腧穴,即“腋内动脉手太阴也”。[1]“天府”也指官职,据《周礼》郑玄之注,“天府”是“掌祖庙之宝藏者”[2]。如果“天府”指区域、地域(即所谓天府之国),大概有四种理解,一是天帝(帝王)所居之府(地区),二是天帝所藏之府库,三是天帝所赐之府(地区),四是天帝所造之府(地区)。四层含义都是褒义、美名,所指无非言此地域(区域)风调雨顺,物阜民丰,文明大化。

历史上,“天府”具体指的是哪里?溯源“天府”之来历,可以看到“天府(之国)”这个名称经历了几次变化。最早出现在秦国,指秦国统治的区域,尤其是关中平原。关中即秦中,这个地方自古就号称“陆海”“天府”,尤其在秦朝时期修建郑国渠之后,一时富甲天下,被古人誉为“金池汤城,沃野千里,天府之国”[3]。《战国策·秦策》记述了纵横家苏秦对秦惠文王说的一段话:“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4]《汉书·张良传》有大体相同的记叙,颜师古在注释中这样解释“天府”:“财物所聚谓之府。言关中之地,物产饶多,可备赡给,故称天府也。”[5]秦末汉初,张良在论证定都关中时说“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6]所以,这时的“天府之国”,主要指的是以关中平原为核心的“沃野千里”,一个富庶之地,其范围包括巴蜀。历史上最早单称四川为“天府”则出自诸葛亮的《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7]汉代的益州郡包括今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因为四川盆地周围都是崇山峻岭,交通闭塞,古称“四塞之国”。在冷兵器时代,它具有易守难攻的特殊战略地位,因而避免了史上多次战争的破坏,得到了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更有利于其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诸葛亮等有眼光的战略家都把四川当作可以立围的根基之地,并誉之为“天府之土”。加之因都江堰水利工程带来的便利,四川盆地成为富庶之地,故晋代常璩在所著《华阳国志》中称:“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8]到西汉以后,由于富饶的巴蜀越来越居显著地位,“天府”一名便逐渐成了蜀中的代名词。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潘殊闲.天府文化的源流、特质及其相关概念探析[C]//侯长林.梵净国学研究.第2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