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特·阿班“危机中国”形象建构的逻辑、策略与意涵》中国形象的历史性嬗变与逻辑

¥2.9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15-03

字      数: 6939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一节 中国形象的历史性嬗变与逻辑

根据史景迁(J.Spence)的观点,欧洲最早关于中国的认知始于汉代,即丝绸之路所带来的有关“丝人国”的传说。[1]但大多数研究认为,中国形象真正进入西方世界应该开始于13世纪,正如周宁所言:“1250年前后,柏朗嘉宾与鲁布鲁克出使蒙古,他们在《柏朗嘉宾蒙古纪行》与《鲁布鲁克东行记》中有关‘契丹’的介绍,最初将中国形象带入中世纪晚期的西方文化视野,开启了马可·波罗前后两个世纪的有关‘大汗的大陆’的传奇。”[2]从此,西方的中国形象建构进入了一个持续、复杂而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在马可·波罗的笔下,中国不仅疆域辽阔,而且城市繁荣、交通便利,完全是一个政治稳定、商业发达、无可比拟的盛世国度。[3]之后,英国作家曼德维尔(Mandeville)所著述的《曼德维尔游记》也同样构筑了名噪一时的东方传奇,它同样描绘了东方帝国的繁荣昌盛、地大物博和至上君威。[4]事实上,现存的十多本在中世纪欧洲时期的有关中国形象的文学文本,包括《马可·波罗游记》和《曼德维尔游记》在内,几乎达成了一种对当时中国形象的共同表述和一致认知——“富庶、广阔、强大的大汗帝国”[5]。可以说,这就是中国在早期西方世界中的典型形象。

然而,在史景迁看来,包括马可·波罗在内的早期欧洲人在游记和探险文学文本中有关中国形象的美好描述并不足以为信,只不过是作者们头脑中的臆想,“得不到任何印证”,是一种“现实与想象的混合物”[6]。这表明,在西方建构中国形象的发端,西方传播者就表现出了较为突出的“自我”意识和“他者”立场,中国从一开始就是为其所用的一个被创造物。正如周宁所言,此时以“大汗的大陆”为代表的人间乐园式的中国形象是“世俗与财富的象征”,它实际上反映的是“西方现代文化萌芽中的世俗资本主义商业精神与绝对主义王权政治期望”[7]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李莉.映入西方的近代中国:《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哈雷特·阿班中国报道研究:1927~1940[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